古典組織理論的特點和發(fā)展介紹
古典組織理論的特點和發(fā)展介紹
古典管理理論誕生于20世紀初期的美國,是與美國當時的經濟、社會、文化的發(fā)展狀況密切相關的。下面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古典組織理論的特點和發(fā)展。
古典組織理論的特點
第一,效率主義是古典管理最強勁的主旋律。管理學誕生之初,所要解決的問題相當現(xiàn)實,就是通過尋找和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全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yè)社會必要勞動量。無論是泰羅及其追隨者,還是法約爾和韋伯,盡管理論視野各有側重,學術觀點也有差異,但他們皆視科學管理為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泰羅對效率的研究主要是通過現(xiàn)場作業(yè)的標準化和科學化而展開的。泰羅給管理下過一個不甚嚴密的定義:“確切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設法使他們用最好、最節(jié)約的方法完成它。”泰羅制中無論是抽象的管理原則、理論還是具體的管理方法、技術,都是直指效率這一核心。
第二,古典管理理論又有濃郁的經驗論、技術論的色彩。古典管理理論乃至整個管理學,就其理論源泉來說,主要有兩類:一條是通過其他學科的滲透,吸取思想資源;另一條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提升。很顯然,古典管理理論的形成是實踐經驗的結晶。其開創(chuàng)者們屬于打“江山”的一代,大多出身于廠礦企業(yè),對管理的理解或者來源于基層親身實踐,或者來源于長期管理具體組織的體驗。
古典組織理論的發(fā)展
1.馬克斯·韋伯及其管理組織理論
管理組織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馬克斯·馬克斯·韋伯。他出生于德國一個有著廣泛政治和社會聯(lián)系的富裕家庭,是一個對社會學、宗教、經濟學和政治學都懷有極大興趣的學者。馬克斯·韋伯是與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亨利·法約爾同時代的又一位古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他先后寫了《新教徒倫理》、《經濟史》、《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等書,后者反映出他對組織理論的重大貢獻。在管理思想史上,馬克斯·韋伯被譽為是“組織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的管理組織理論的基本內容有:
(1) 揭示了組織與權威的關系并劃分了權威的類型
馬克斯·韋伯認為,任何組織都必須以某種權威為基礎,才能實現(xiàn)目標,只有權威才能變混亂為秩序,但不同組織賴以建立的權威不同。他認為,古往今來,組織賴以建立的權威有三:一是傳統(tǒng)權威,它以對社會習慣、社會傳統(tǒng)的尊崇為基礎;二是超凡權威,它以對領袖人物的品格、信仰或超人智慧的崇拜為基礎;三是合理—合法的權威,它以對法律確立的職位權力的服從為基礎。馬克斯·韋伯認為,以傳統(tǒng)權威或超凡權威為基礎建立的組織不是科學的、理想的組織,只有建立在合理—合法權威基礎上的組織,才能更好地開展活動,是理想的組織。這種組織在精確性、穩(wěn)定性、紀律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比其他組織都優(yōu)越。馬克斯·韋伯稱這種組織為官僚制組織。
(2) 歸納了官僚制組織的基本特征
馬克斯·韋伯認為,官僚制組織的基本特征有:(1)實現(xiàn)勞動分工,明確規(guī)定每一成員的權力與責任,并作為正式職責使之合法化。(2)各種公職或職位按權力等級嚴密組織起來,形成指揮體系。(3)通過正式考試的成績或在培訓中取得的技術資格來挑選組織的所有成員。(4)實行任命制,只有個別職位才實行選舉制。(5)公職人員都必須是專職的,并有固定薪金保證。(6)職務活動被認為是私人事務以外的事情,受規(guī)則和制度制約,而且是毫無例外地適于各種情況。
(3) 概括了官僚制組織的結構
馬克斯·韋伯認為,官僚制組織體系的結構可分為三個層次,即最高領導層、行政官員層和一般工作人員層。在官僚制組織下,最高領導層相當于目前許多組織的高級管理層,其主要職能是決策;行政官員相當于中間管理層,其主要職能是貫徹最高領導層決策;一般工作人員層相當于直接操作層,其主要職能是從事各項具體的實際工作。
官僚制組織理論,是適應傳統(tǒng)封建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轉變的需要而提出,它具有里程碑性質,影響十分深遠。這使馬克斯·韋伯作為與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亨利·法約爾齊名的管理學說開創(chuàng)者而載入史冊。
理想的官僚體制
體現(xiàn)勞動分工原則:簡單且清晰的任務。
嚴格的權力等級和嚴密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的等級;詳細的規(guī)則;完整的工作流程。
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非人格化:統(tǒng)一不帶個人偏好的運行機制(含選用與提升人才)。
2.穆尼和賴萊的組織效率原則
詹姆斯·穆尼(James D. Mooney)原是美國通用汽車出口公司的總經理,他和歷史學家出身的另一位企業(yè)經理賴萊(Alan Reiley)在1931年出版了 《工業(yè)、前進!》。在這本書中,他們提出了一些能達到“通過服務獲得利潤”這一工業(yè)目標的組織效率的原則。這些原則是:
(1) 協(xié)調原則。這個原則是指“有秩序地安排團體力量 ,以便在對一個共同目標的追求中能有統(tǒng)一的行動。”貫徹協(xié)調原則要以權威為基礎,同時要求組織成員對組織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有明確的理解。
(2) 等級原則。這個原則是指在每個組織中都應有一個權力和相應的職責的等級系列。通過對這個等級系列,上級領導把權力授予下級,同時確定和安排等級系列中的每一個下級的工作任務和明確他們的職責。
(3) 職能原則。這個原則指的是“各種不同職務之間的區(qū)分。”這個原則的意思是指在組織中要通過對各種職務的區(qū)分,使人們在組織中擔任各種不同的職務,從而履行各種不同的職能,這些職能在組織中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整體,為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而發(fā)揮作用的。
詹姆斯·穆尼指出:“在每一個有組織的企業(yè)中,必然有某種確定其目標的職能,另一種是完成這目標的職能,第三種職能按照既定的程序規(guī)則作出解釋性決策。這些職能可以叫做確定性職能、應用性職能和解決性職能,其關系正如原則、程序和效果。在世俗政府中就是立法職能、行政職能和司法職能。
3.古利克的管理七職能論
美國管理學家盧瑟·古利克(Luther Gulick)把亨利·法約爾關于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所履行的職能進行擴展,提出了有名的POSDCORB的管理七職能論。這七個管理職能是:
(1) 計劃(Planning)。是為了實現(xiàn)企業(yè)所設定的目標,制定出所要做的事情的綱要,以及如何做的方法;
(2) 組織(Organizing)。是為了實現(xiàn)企業(yè)所設定的目標,建立權力的正式機構,以便對各個工作部門加以安排、規(guī)定和協(xié)調;
(3) 人事(Staffing)。是有關人員的引入和訓練,以及有利的工作條件的維護等整個人事方面的職能;
(4) 指揮(Directing)。 包括以下各項的一種連續(xù)工作。作出決策并以各種特殊的和一般的命令和指示使之具體化,作為企業(yè)的領導者就是這樣發(fā)揮作用;
(5) 協(xié)調(Co-ordination)。是使工作的各個部分相互聯(lián)系起來的極為重要的職能。
(6) 報告(Reporting)。是使那些經理人員應對之負責的人得到有關正在進行的情況的報告,并使自己及其下屬通過記錄,調查和檢查得到有關情報;
(7) 預算(Budgeting)。 包括所有以財務計劃、會計和控制形式出現(xiàn)的預算。
4.厄威克的管理八條原則
美國管理學家林德爾·厄威克(Lyndall Urwick)在《組織的科學原則》一書中提出了組織的八條原則:
(1) 目標原則。所有的組織都應當表現(xiàn)出一個目標。
(2) 相符原則。權力與責任相符的原則。
(3) 職責原則。上級對所屬下級的職責是絕對的。
(4) 等級系列原則。 在組織中,要按照權力關系形成一個不中斷的等級鏈。
(5) 控制幅度原則。 每一個上級領導所管轄的相互之間有工作聯(lián)系的下級不應超過5人或6人。
(6) 專業(yè)化原則。每個人的工作應限制為一種單一的職能。
(7) 協(xié)調原則
(8) 明確性原則。對于每個職務都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
古典組織理論強調點
絕對的權利
權利被定義為命令的權利和強制他人服從的權勢。權利的來源主要是考慮工作的需要,而行駛權利的方法則是強迫人們絕對的服從。
高度集中的決策
決策權高度集中于最高領導的手中,只有他才有這種神圣地發(fā)布命令的權利。決策權的高度集中直接生硬性規(guī)定了組織結構的形式和組織關系中的權責分配。
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
決策權的高度集中而又以完成工作為主要目的,就必須設計一種能允許各級組織順利行駛權利和最有效地完成工作的結構。這種結構表現(xiàn)為上小下大、層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結構。它通過明確的上下級關系構成了命令鏈,又通過命令鏈使權利影響組織的各個角落。
嚴格的教條式監(jiān)督
各級管理人員都是命令鏈的一部分,他們的任務是傳達命令,并嚴格地監(jiān)督下級執(zhí)行命令,他們自身幾乎沒有任何決策的權利,也無權更改命令,他們只是高層決策者最高權利的代理人。
限制個人發(fā)展
組織中普通成員的作用猶如一部機器中的一些齒輪。他們的責任就是完成命令所規(guī)定的工作量和質量他們相互孤立,只對自己的上級負責。要求組織成員忠于組織的目標,強調忍耐克己,最大限度的壓抑個人發(fā)展的欲望。
猜你喜歡:
2.什么是正式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