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總額的計算
工資總額是指企業(yè)或企業(yè)集團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職工(含子公司)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企業(yè)所有員工的工資、獎金、加班費、職務補貼、退職退休金、福利安全費、勞動保險費、培訓經費等費用開支。下面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大家工資總額的計算,希望能幫到你。
工資總額的計算
1、計時工資
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準(包括地區(qū)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包括: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準支付的工資;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運動員體育津貼。
2、計件工資
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工會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營業(yè)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3、獎金
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jié)支的勞動報酬。包括:生產獎;節(jié)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事業(yè)單位的獎勵工資;其他獎金。
4、 津貼和補貼
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物價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
5、加班加點工資
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guī)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根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zhí)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準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附加工資、保留工資。
凡不屬于上述范圍內的,如國務院發(fā)布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等;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費用;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的各項支出;勞動保護的各種支出;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等,按現(xiàn)行統(tǒng)計制度未明確規(guī)定不統(tǒng)計為工資的都應作為工資統(tǒng)計。
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有變,加班工資基數(shù)=月薪÷21.75天
國家勞動保障局正式公布新的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辦法,制度計薪日從原來的20.92天改為21.75天。廣州市勞動保障局權威 專家昨天向記者表示,由于計算基數(shù)有變,今年起春節(jié)、五一等法定節(jié)假日和周六日休息日加班,加班費將有所減少。
工資總額的確定方法
從薪酬總量生產的影響和薪酬總量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要達到薪酬對企業(yè)經營的三個基本目標,薪酬總量的確定可以歸結為兩種方法,一種是以企業(yè)經濟能力為主導的目標利潤法,另一種是以市場薪酬水平為主導的價值定位法,不管采用那種方法進行薪酬總量的確定,其關鍵的因素應是勞動力的生產效率。而且,如果使用得當,都會達到同樣的目的。
以企業(yè)經濟能力為主導的目標利潤法確定薪酬總量,主要是從企業(yè)經營的贏利能力出發(fā)進行思考,并再此基礎上以市場薪酬數(shù)據(jù)進行調整。企業(yè)對勞動力的需求來源于對企業(yè)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只有當市場上對產品和服務存在需求時,企業(yè)才需要勞動力,從這方面理解,勞動力需求是一個派生需求。因此,企業(yè)經濟能力主要受以下幾點影響。
勞動力需求彈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產品需求彈性決定的。產品需求彈性--產品需求彈性越大,企業(yè)越注意與競爭對手采取一致的價格策略,因此,工資總量的多少就對需求彈性大的產品影響明顯;品牌的忠誠度--相對于價格的品牌忠誠度越高,客戶對價格的敏感性就越低,工資多少對品牌忠誠度高的企業(yè)影響較弱;勞動力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勞動力成本占總成本比例越低,對產品價格影響越小;其他生產要素的可替代性--即是否有相關生產要素能夠取代勞動力生產要素,如容易取代,就容易降低勞動力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例,工資總量對產品價格影響就小;其他生產要素的供給曲線--成本提高-產品需求降低-原材料需求降低-原材料價格減低-抵消工資上漲。
依據(jù)分析,以企業(yè)經濟能力為主導的目標利潤法的方法如下:
量本利基本分析式擴展公式為:凈收入=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在此,企業(yè)先決定目標利潤(或投資回報率),公司演化為:目標利潤(稅前)=邊際貢獻總額-固定成本,即: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總額-目標利潤(稅前);將固定成本分解為兩大類,一類是企業(yè)對員工薪酬的總量支付(支付能力),另一類是其他固定成本,如設備、設施、廠房等;這時公式為:支付能力+其他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總額-目標利潤(稅前)。最后,確定薪酬總量的公式為:支付能力=邊際貢獻總額-目標利潤(稅前)-其他固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