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復讀生經(jīng)驗
其實很多狀元生都是復讀生來的,自燃這些狀元復讀生的經(jīng)驗對于選擇復讀的學生來說是很好經(jīng)驗。下文是狀元復讀生經(jīng)驗分享,歡迎閱讀!
狀元復讀生經(jīng)驗分享一
【06吉林高考文科狀元:復讀兩年終圓北大】
為兩分復讀兩年,終于圓夢北大
采訪過幾個省的狀元了,今天采訪孫一丁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感受更多的是一個女孩的堅強和母女相依的那種永恒的愛。
孫一丁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母親是她最好的朋友。采訪她,她和我說的最多的是,媽媽。感謝最多的,是媽媽。給她支持最大的也是她的媽媽。一丁提到媽媽就滔滔不絕。小時候,一丁非常喜歡拉手風琴,可是家里很窮,家里都不同意她學樂曲??墒侵挥袐寢屩С?,媽媽說,不指望她能學出什么,但是只要她喜歡學,就愿意培養(yǎng)她,讓她提高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這樣貧苦的家庭,供小一丁堅持學習了八年的手風琴,直到她學習功課太緊,才停止。當問到一丁,琴拉的怎么樣時,一丁笑著說,還不錯。一句很平常的話讓我們聽出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yǎng)出女兒一生的特長。
孫一丁是一個好強、堅韌的孩子,她為了圓她的北大夢,為了二分之差,復讀了兩年。很多人都說,不錯了,有一個好學校就可以了,為什么非要上北大。可一丁堅持,只有媽媽理解女兒,知道那是她的夢,媽媽支持她圓這個夢。就這樣,母女互相鼓勵著,終于今天一丁的夢圓了。孫媽媽說,在下午四點多才知道這個消息的,當時兩個人抱頭痛哭了。我想這淚水中更多的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快樂。
在采訪一丁時,我問她:“考上狀元,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她立刻告訴我,她的媽媽為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媽媽為照顧她,很少出門。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開學前帶媽媽去一次北京,去看看北大,去看看未名湖。我相信一丁,一定會圓了她的這個美麗地愿望的。 女兒最崇拜的人是媽媽 很幸運能第一時間訪談到了孫媽媽。當我們問孫媽媽眼里的一丁,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時,媽媽自豪的告訴我,一丁平時就很聽話。什么事有做錯了,只要一點撥,就會明白,而且會盡到努力做的最好。一丁永遠是媽媽眼里的驕傲。當我問一丁你最崇拜的人是誰時,她脫口而出,是媽媽。這就是母女之間最幸福的評價吧。
高中五年狀元學會了樂觀 孫一丁告訴我,她的五年高中生涯,她以為是對她的一種歷練,學會的珍惜,學會了樂觀,學會了面對挑戰(zhàn)的應有的心態(tài)??纪暝嚵?,她告訴我,她想好好調理自己的身體,但也不會忘記學習的,特別是英語。她說英語不學會生熟的,她會每天堅持學習半小時的。 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狀元,一個嚴格要求自己,努力上進的狀元,讓我們祝福她和她的媽媽永遠幸福、快樂吧!
狀元復讀生經(jīng)驗分享二
【貴州06年高考理科狀元 農(nóng)家復讀生圓夢清華】
人物檔案
姓名:姜君
畢業(yè)學校:貴陽市清華中學
高考成績:語文124分 英語140分 理科綜合292分 數(shù)學147分
總分:703分
報考學校:清華大學
-“學習需要一種狀態(tài),心情不好時,我寧愿去散步,從不勉強自己。”
姜君家住貴陽市黔陶鄉(xiāng)趙司村,離周漁璜的桐墅書屋并不遠。300多年前,清代貴州最知名的文人周漁璜正是從這個邊遠窮困的山村走出貴州,名噪京華。記者來到當?shù)貢r,鄉(xiāng)親說,300年的文脈延綿,終于又誕生了一個“狀元”。
“學習需要一種狀態(tài),心情不好時,我寧愿去散步,從不勉強自己。”談到學習方法,貴州省2006年理科高分考生姜君表示,學習需要狀態(tài),狀態(tài)不好去學習,結果只能事倍功半。
因出自農(nóng)村,姜君打小起就沒參加過什么學習培訓或特長班。在她看來,按照學校的安排,學習時間已夠緊、夠累了。
進清華大學讀書一直是姜君的夢想,去年高考她考了640多分,而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為674分。落榜之后,姜君沒有失去信心,而是選擇復讀,再次報考清華大學。
談起教子經(jīng)驗,姜媽媽有點“遺憾”。她說:“我們文化不多,在學習上,基本是靠孩子自覺。”姜媽媽說,姜君從小就懂事,家境并不富裕,孩子回到家后,總會主動地幫忙做農(nóng)活。
花絮
抓鬮選專業(yè)
清華中學的老師認為,姜君重情義、謙虛,而且非常尊重老師。據(jù)說姜君總是笑瞇瞇的,見老師疲憊了,還會主動去安慰:“老師休息沒有?放松一點哦。”
據(jù)了解,姜君所在的班上有40多人,今年高考成績普遍超過了580分。姜君的同學謝謙說,填報志愿時,姜君“不知”如何選擇,便寫了兩張紙條,讓謝謙幫忙抓鬮,結果,謝抓到了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于是姜就選擇了建筑專業(yè)。
昨日(22),清華中學將“喜報”送到了姜君的家中,并獎勵了2000元。據(jù)稱,姜君從小讀書十分用功,獎學金拿了不少,幾乎沒花過家里一分錢。
狀元復讀生經(jīng)驗分享三
烏魯木齊市文科狀元—苗琳涓
總分:673分
高考成績:語文130分 數(shù)學144分 外語129分 綜合270分
畢業(yè)中學:烏魯木齊市眾志中學
報考大學:北京大學
復讀一年讓我更優(yōu)秀
“貝貝,你成功了!673分,是烏魯木齊的文科狀元。”6月26日一早,在舅舅家為小弟輔導功課的苗琳涓接到了媽媽的電話。苗琳涓放下話筒輕輕舒了口氣,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
復讀心態(tài)最重要
臉上時刻掛著微笑,說話綿聲細語,這是苗琳涓給人的第一感覺。
苗琳涓出生于烏魯木齊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爸爸媽媽都是原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職工。除了經(jīng)歷過一次復讀,苗琳涓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班里的優(yōu)等生。
“她從小到大都特別乖,沒讓**過什么心。”媽媽這樣評價她。
總分673分,這個成績讓苗琳涓成為烏魯木齊市文科狀元的同時在全疆排名第三。
談到自己的復讀經(jīng)歷,苗琳涓很豁達:“復讀沒什么,復讀這一年讓自己從各個方面得到了提升,不管是成績還是思想。”
學習是個技術活
“學習可是個技術活兒,得講方法,再緊張也不能少于6小時的睡眠,否則學習沒效率。”苗琳涓說。
苗琳涓是個善于總結的女孩兒,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該怎么做。
“兩段考試中間的學習期,學習時間應該是個拋物線型,一點一點抓緊到達一個頂峰,然后再慢慢放松,到快考試的時候基本就不再要求時間上的量化,這個時候是個心態(tài)調整期。”她很像個專家。
高考只承認汗水
苗琳涓的復讀生涯是在眾志公學度過的,第一年的高考失利和隨后一年的緊張學習讓她充分明白了一個道理:“高考不承認智商,只承認汗水,一分努力一分收獲。”
復讀生活苗琳涓過得很扎實,她每天重復著宿舍、食堂、教室三點一線的生活,這一年她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