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人工湖
世界最大人工湖
當三峽工程截流成功之際,有人喊出,三峽水庫已經(jīng)成為世界第一大人工湖,事實卻并非如此,三峽水庫總面積達1084平方公里,目前暫列世界第二。
那么,哪個湖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湖呢?就是本文所要介紹的沃爾特湖
世界最大人工湖
沃爾特湖,英文名為Volta lake,也有翻譯為伏塔湖或者沃爾特水庫,總面積8502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4583平方公里)的1.8倍。
沃爾特湖,西非最大人工湖,位于阿克拉以北不遠的阿科松博峽谷以上,面積8500平方公里,是1961~1963年在峽谷筑壩以后形成的,湖泊景色優(yōu)美。
沃爾特水庫
概況
坐標:北緯6度30分,東經(jīng)0度0分
湖泊類別:水庫
集水區(qū)面積:385180平方公里
集水區(qū)國家:加納
湖泊面積:8502平方千米
平均深度:18.8米
最深深度;75米
水體體積;148立方千米
湖岸線長度:14800千米
海拔高度:85米
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湖。在加納境內(nèi)沃爾特河上,1967年建成阿科松博大壩后形成。長900公里,最寬24公里,最深74米。面積8,482平方公里,為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4583平方公里)的1.8倍。庫容1480億立方米。有防洪、發(fā)電、灌溉、航運、漁業(yè)之利。大壩高110米,設有裝機容量91.2萬千瓦水電站。
沃爾特河全長1600公里,流域面積近38.85萬平方公里,流經(jīng)上沃爾特、象牙海岸和加納等三個國家。沃爾特河的三條支流,即黑沃爾特河、白沃爾特河和紅沃爾特河,分別發(fā)源于上沃爾特河的西部、北部和中部。黑沃爾特河最長,人們通常以它為沃爾特河的主源。它發(fā)源于博博—烏鳥拉索以西幾公里處的孔山丘陵。它開始流向東北,忽兒急轉(zhuǎn)南下,成為加納與上沃爾特和象牙海岸的一段邊界,從加納西部邊境的恩泰雷索折向東流經(jīng)沃爾特盆地。它主要流經(jīng)地勢平坦的薩瓦納草原,河水平緩,河底鋪滿濃重的綠色水草,河水呈墨綠色,故稱黑沃爾特河。
白沃爾特河的源頭在提托附近,首先流經(jīng)上沃爾特中部,在加納上部區(qū)的甘巴加陡崖與紅沃爾特河合流,然后在姆帕哈附近與沃爾特河主流匯合。由于白沃爾特河流或地形多變,地質(zhì)比較復雜,激流險灘密布,白浪翻滾,波光粼粼,白沃爾特河的名稱即由此而來。紅沃爾行河主要在上沃爾特境內(nèi)的高原地帶,因河床主要是紅色砂巖,河水紅黃而得名。
沃爾特河在加納境內(nèi)長達1100公里,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流域面積的40.67%,占加納總面積的66.23%。因此,加納一向重視開發(fā)利用沃爾特河的水利資源。
沃爾特河在非洲位列第9,長僅1600公里,流域面積40萬平方公里。但它年平均每秒流量達1180立方米,可惜大部分在洪水期排泄掉了,枯水期最小流量只剩14立方米,幾乎河底朝天,因此田園鬧旱,居民連吃水都困難。要是筑壩攔蓄洪水,留著旱季慢慢用,豈不是好。
1961~1965年,加納政府在世界銀行,國際財團聯(lián)合投資下,在離海岸10公里的阿科松博峽谷,筑了一座弧形重力大壩,攔斷沃爾特河。壩高141米,長640米,體積794萬立方米,另外在水庫東岸一個小灣,建了高36米,長350米的馬鞍形小壩,封住群山環(huán)繞的一個缺口。由于河谷盆地寬大,水源充足,不到兩年就形成舉世無雙的人工“海洋”。它向上回流498公里,平均深度19米,最深75.8米,占據(jù)了加納國土的3.6%,為此移民8萬人,庫容148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4.碧水粼粼,浩蕩無邊,許多山峰出水成島,克瓦胡高原和阿克瓦皮姆山區(qū)被湖色涂抹得更加魅人;湖岸長達7200公里,駕艇循岸漫游,竟須耽延1個月之久。大壩西端建立發(fā)電站,裝機90萬千瓦,使加納的發(fā)電量突增9倍,供應全國綽綽有余。70%的電力被外國設在加納的鋁公司利用,它們主要進口幾內(nèi)亞的廉價鋁土,再用加納的廉價水電煉鋁,年產(chǎn)值2億美元,而加納得到電費1700萬美元。電力還向鄰國多哥,貝寧,科特迪瓦出口。阿科松博高樓林立,賓館幽雅,成了現(xiàn)代化的旅游城市。在沃爾特河口海濱,距首都阿克拉30公里的特馬市,興建了商港,軍港和大型煉鋁廠,成為加納新興工業(yè)基地和西非最大的人工港。
沃爾特水庫是非洲最佳淡水漁場之一,現(xiàn)年捕魚4萬多噸,相當加納海洋捕撈量的1/4。庫區(qū)航運便利,輪船可上溯到塔馬利港。大壩下游發(fā)揮灌溉效益,全年保持每秒1000立方米的穩(wěn)定流量.1977年已在阿科松博下游24公里興建灌溉工程,引水灌溉阿克拉平原的300多萬畝荒地,保證加納糧食逐步自給。當然,沃爾特水庫也有許多弊端,但畢竟是利大于弊。
2006年4月9日一客輪在沃爾特水庫上沉沒,約120人罹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