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國家
世界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國家是哪個國家?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一下吧!
東羅馬帝國,公元395年與西羅馬分裂建國,公元1453年滅亡,一共統(tǒng)治了1058年。
東羅馬帝國簡介:
1、首都:
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舊名。君士坦丁堡 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ινο?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πολη;拉丁語Constantinopolis;奧斯曼土耳其文:?????????;現(xiàn)代土耳其語:?stanbul。現(xiàn)在則指伊斯坦布爾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區(qū)。它曾經(jīng)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拉丁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但該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稱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紀時,君士坦丁堡是全歐洲規(guī)模最大且最為繁華的城市。后來拜占庭帝國逐漸衰落,領(lǐng)土范圍也縮減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周邊地區(qū)。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此后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再次繁榮起來。西方學者們習慣上將____治下(330年至1453年)的該城稱作君士坦丁堡,而將此后伊斯蘭教治下的城市稱作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亦以其宏偉建筑而聞名。著名的建筑包括圣索菲亞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和黃金城門,大道與廣場在其間星羅棋布。在1204年和1453年兩次被劫掠之前,君士坦丁堡還保存著為數(shù)眾多的藝術(shù)和文學作品。在被奧斯曼帝國攻克之時,該城已經(jīng)逐漸破敗,但在此后得到了迅速的復興與發(fā)展,并于17世紀中葉再次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2、歷史:
3世紀后期,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帝共治制,來更有效地管理龐大的羅馬帝國。他將整個帝國分為兩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臘各設立一個皇帝,各設一個副皇帝輔佐他們。這種做法一直維持到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將自己立為整個帝國的唯一皇帝。在羅馬帝國的“公元三世紀大危機”之后,帝國的社會經(jīng)濟正在全面崩潰。城市破敗,商業(yè)凋敝,農(nóng)村赤貧化,土地荒蕪,人口銳減,這些現(xiàn)象在以奴隸制度為經(jīng)濟基礎的帝國西部尤甚。整個帝國的政治劇烈動蕩,將軍自立為帝,軍閥混戰(zhàn),內(nèi)亂不斷,各階層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君士坦丁在即位后不久采取了兩項意義深遠的措施,第一是給予____合法地位,以挽回因搖搖欲墜的傳統(tǒng)多神教走向沒落而帶來的宗教信仰危機。第二件事是在帝國的東部建造一座新都城,企圖在東方為帝國尋找生路。君士坦丁大帝決定建立一個新的首都,他選擇了希臘城市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爾)。330年,這個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稱之為新羅馬(Nova Roma)。但一般人稱之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之城)。這個新的首都成為他的管理機構(gòu)中心。君士坦丁大帝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____帝。雖然在君士坦丁的統(tǒng)治時期,這個帝國還不是拜占廷帝國,但基督____占廷帝國的一個重要特性,也是它與相信多神教的古代羅馬帝國的分界線。東羅馬歷史的另一個分界線是378年的亞德里安堡戰(zhàn)役。這場敗仗以及皇帝瓦倫提尼安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國和中世紀帝國分家的時間。瓦倫提尼安的繼承人狄奧多西一世(有時也被稱為狄奧多西大帝)將整個帝國再次分開。395年他將這兩部分各交給他的兩個兒子阿卡狄奧斯和霍諾里烏斯。阿卡狄奧斯成為東部的統(tǒng)治者,定都于君士坦丁堡;霍諾里烏斯成為西部的統(tǒng)治者,他的首都是米蘭。從這個時候開始,東部的這個帝國一般被稱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廷帝國。
3、文化:
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510年繪卷東羅馬帝國的主宰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語不但是日常用語,而且是教會、文學和商業(yè)的共同語言。對于當時的羅馬人來說,今天對“西部的拉丁帝國”和“東部的希臘帝國”的區(qū)分,以及今天所強調(diào)的東部帝國并不是“真正”的羅馬帝國,并不重要。羅馬帝國是一個多語言的帝國,東羅馬并不例外。希臘人和希臘化的小亞細亞人構(gòu)成拜占廷帝國的文化主體,但是在這個國家里還有瓦拉幾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伊利里亞人和斯拉夫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希臘文化從帝國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以弗所、帖撒羅尼迦和亞歷山大港傳向全國。
4、宗教:
拜占庭人確信____是帝國的立國之本。從羅馬帝國時代起,帝國東部的基督____就受到猶太教神學和古典希臘哲學的影響。325年5月25日至8月25日,在東羅馬的尼西亞召開了第一次尼西亞宗教會議,確立了拜占庭基督____本信條,即《尼西亞信經(jīng)》。381年(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431年(以弗所宗教會議)、451年(查爾西頓宗教會議)、553年(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的四次宗教大會進一步肯定了基督____教地位,君士坦丁堡教區(qū)的地位也得到確認,在基督____教區(qū)中僅次于羅馬教區(qū)。伊斯蘭教興起后,受其“禁止偶像崇拜”的教義影響,在拜占廷帝國發(fā)生了破壞圣像運動。787年在尼西亞召開的第七次宗教會議闡釋了圣像崇拜和偶像崇拜的區(qū)別,拜占庭基督____神學體系至此正式確定下來,此后再也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動。這一派宗教后來發(fā)展為希臘正教,即東正教。除了正統(tǒng)教派外,由于拜占廷帝國包括了希臘、埃及、敘利亞、亞美尼亞等具有不同文化的領(lǐng)土,因此各種異端思想在這些地方興起,包括阿里烏斯教派(Arians,興起于帝國東部)、聶斯脫利教派(Nestorians,又稱景教,興起于敘利亞地區(qū))、馬其頓尼教派(Macedonius)、一性論教派(Monophysites,興起于埃及)、一志論教派(Monothelitism)、保羅教派(Paulicians,興起于小亞細亞和亞美尼亞)、鮑格美爾教派(Bogomili,興起于保加利亞)等異端教派。拜占廷帝國的宗教勢力和世俗權(quán)力關(guān)系十分復雜。在帝國的共同利益受到威脅時,教會和皇帝能夠聯(lián)合,而在發(fā)生利益沖突時,教會與皇帝則發(fā)生激烈斗爭??偟膩碚f,在9世紀以前,由于拜占廷帝國嚴厲的法律和富于效率的中央集權(quán)制行政管理,拜占庭教會被剝奪了參與國事活動的空間,教會事務成為帝國國家事務的一部分,拜占庭皇帝則成為教會的保護人,控制著羅馬和君士坦丁堡這兩個最大教區(qū)的主教和大教長任免權(quán)。從君士坦丁一世到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多位主教被皇帝免去教職,羅馬主教(后來成為羅馬教皇)在8世紀中葉前也要聽命于拜占庭皇帝,同時,任何教職人員都無權(quán)開除皇帝的教籍。9世紀以后,帝國皇帝的權(quán)力逐漸削弱,教會的實力則逐漸增強。教會開始插手帝國的管理事務,包括審理世俗法庭經(jīng)手的任何案件、以及稅收和司法方面的特權(quán)。但是,與羅馬教會不同,拜占庭教會始終沒有擺脫皇帝的控制,始終作為國家政權(quán)的工具存在。
5、科學:
一本7世紀的拜占廷醫(yī)書拜占廷人繼承古希臘人重視科學和教育的習俗。算術(shù)、幾何、音樂和天文被拜占廷人視為“四藝”,哲學、修辭學、古希臘語也是學童的必修科目。神學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但是普通民眾對神學的關(guān)注程度非常高,經(jīng)??梢钥吹截湻蜃咦渲g進行激烈的神學辯論[10]。在應用科學中,與筑城相關(guān)的土木工程學,與軍事相關(guān)的冶金學和地理學,以及制作“希臘火”所需的化學知識都得到了高度發(fā)展,不過這類知識并不向公眾普及,而是作為機密課目向特定的學生傳授。拜占廷醫(yī)學是在古希臘醫(yī)學體系上發(fā)展起來的,希波克拉底的體質(zhì)理論被拜占廷人廣泛接受,認為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是人類體質(zhì)病理學分類的基礎,所有的疾病都出于干、濕、冷、熱這四氣失調(diào)。4世紀時朱利安皇帝的私人醫(yī)生歐利修巴斯編纂的《診斷學》,7世紀時保羅(姓失傳)編纂的《婦科學》、《毒物學》、《處方》,以及11世紀時西美昂編纂的《食物》、 《保健手冊》都是以希波克拉底理論為基礎的。拜占廷的草藥學非常發(fā)達,放血、推拿、按摩、燒灼等方法也被用于治療病患。在拜占廷軍隊中有軍事醫(yī)護團,大修道院通常也設有醫(yī)院,接收并治療平民患者。沐浴習慣和對街道的定期沖刷是主要的城市公共衛(wèi)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