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雷擊的躲避措施
雷電是人們身邊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很多人因此忽略了它存在的危險。那么遇到雷擊應該如何躲避呢?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遇到雷擊的躲避措施
1、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
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huán)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2、在雷雨天氣中
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3、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
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并攏,跳離現(xiàn)場。
4、在雷電交加時
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fā)豎起,說明將發(fā)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fā)卡、項鏈等。
5、家庭至少安裝三個避雷器
為了把感應雷“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一般家庭至少安裝三個避雷器。
6、打雷時盡量不要開水龍頭
更不要洗澡,游泳時應迅速上岸。
7、遠離門窗盡量不用或少用電話
盡量不用或少用電話、手機或收音機。
8、在室外突遇強雷雨,
要許多人擠在一起。雷雨時禁用家用電器,最好將插頭拔掉。
防雷擊的方法
1、定期檢測防雷設施
單位應定期由有資質的專業(yè)防雷檢測機構檢測防雷設施,評估防雷設施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范要求。
2、設立防范雷電災害責任人
單位應設立防范雷電災害責任人,負責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項防雷減災管理規(guī)章,落實防雷設施的定期檢測,雷雨后的檢查和日常的維護。
3、采用安全可靠的設計和施工
建設單位在防雷設施的設計和建設時,應根據地質、土壤、氣象、環(huán)境、被保護物的特點、雷電活動規(guī)律等因素綜合考慮,采用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設計和施工。
4、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防雷設備
應采用技術和質量均符合國家標準的防雷設備、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標準防雷產品和器件。
5、保護地線連接良好
電源線的絕緣子鐵腳應做到可靠接地,室內的電源插座中的保護地線應連接良好。
6、以防鐵絲引雷
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
7、不要在沒有防雷裝置的地方
或孤立的涼亭、草棚中避雨久留。注意避開電線、不要站立燈泡下,最好是斷電或不使用電器。
雷擊的危害
1、直擊雷發(fā)生猛烈的放電現(xiàn)象
帶電的云層對大地上的某一點發(fā)生猛烈的放電現(xiàn)象,稱為直擊雷。它的破壞力十分巨大,若不能迅速將其瀉放入大地,將導致放電通道內的物體、建筑物、設施、人畜遭受嚴重的破壞或損害。
2、雷擊侵入對布放在建筑物外部的線纜放電
雷電不直接放電在建筑和設備本身,而是對布放在建筑物外部的線纜放電。線纜上的雷電波或過電壓幾乎以光速沿著電纜線路擴散,侵入并危及室內電子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等各個系統(tǒng)。
3、系統(tǒng)內部操作過電壓
因斷路器的操作、電力重負荷以及感性負荷的投入和切除、系統(tǒng)短路故障等系統(tǒng)內部狀態(tài)的變化而使系統(tǒng)參數發(fā)生改變,引起的電力系統(tǒng)內部電磁能量轉化,從而產生內部過電壓,即操作過電壓。
4、雷電流高壓效應
會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如此巨大的電壓瞬間沖擊電氣設備,足以擊穿絕緣使設備發(fā)生短路,導致燃燒、爆炸等直接災害。
5、雷電流高熱效應
會放出幾十至上千安的強大電流,并產生大量熱能,在雷擊點的熱量會很高,可導致金屬熔化,引發(fā)火災和爆炸。
6、雷電流機械效應
主要表現(xiàn)為被雷擊物體發(fā)生爆炸、扭曲、崩潰、撕裂等現(xiàn)象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7、雷電流靜電感應
可使被擊物導體感生出與雷電性質相反的大量電荷,當雷電消失來不及流散時,即會產生很高電壓發(fā)生放電現(xiàn)象從而導致火災。
看過遇到雷擊的躲避措施的人還會看:
1.防臺風小知識
2.雷電災害防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