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能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發(fā)病原理
功能性疾病診斷一旦確定,可通過藥物對大腦皮層功能,特別是對自主神經功能的調節(jié),那么你對功能性疾病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功能性疾病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功能性疾病的介紹
功能性疾病是與器質性疾病相對而言,主要是指由于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由于人體自主神經分布廣泛,當其功能紊亂時產生的臨床癥狀往往呈現(xiàn)多樣性,且與器質性疾病的癥狀相似,易被誤診為器質性疾病,造成治療效果不佳。一般地說,是由支配器官的神經系統(tǒng)的失調引起,組織結構不發(fā)生改變,病情輕微,一般不會導致嚴重后果的臨床綜合癥:如神經官能癥,它雖然可以有頭疼、頭暈、虛弱、失眠等癥狀,但腦細胞無實質性損害,CT掃描組織正常,顯微鏡下腦結構無異常變化。
功能性疾病的臨床癥狀
功能性疾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
神經系統(tǒng) 輕者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性頭痛、頭暈、眩暈,伴有惡心嘔吐。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腦血管痙攣所致。嚴重時出現(xiàn)睡眠障礙、易緊張、易激動、多思、多慮、恐懼感、情緒波動較大,甚至出現(xiàn)憂郁癥狀和厭世情緒。
心血管系統(tǒng) 輕者出現(xiàn)心動過速、胸悶、血壓波動,舒張壓增高,脈壓差降低。重者出現(xiàn)心律不齊,頻發(fā)各種類型的早搏。
胃腸道 輕者出現(xiàn)上腹飽脹不適,噯氣、食欲不振,重者由于胃腸道痙攣,會有陣發(fā)性腹痛、欲便感覺以及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xiàn)等癥。
其它癥狀主要有肌肉酸痛,四肢無力,行走困難,月經紊亂,性功能障礙等。功能性疾病癥狀常為陣發(fā)性或周期性發(fā)作,與人的情緒變化、月經周期、外界刺激、氣候變化等因素有關。
功能性疾病的發(fā)病原理
神經官能癥的發(fā)病原理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個體神經系統(tǒng)功能減弱與不健全的性格特征有關,精神刺激與心理打擊常常是誘因,與遺傳因素也有關系?!‰m然神經癥與人格特點有關,但也不能稱他們?yōu)槿烁裾系K,人格障礙是自幼人格發(fā)展偏離了正常,找不到正常與異常的分界線。而神經癥的出現(xiàn)則明顯不同于以往的良好狀態(tài),病后主要可表現(xiàn)為煩惱、緊張、焦慮、強迫癥狀、心情抑郁或分離癥狀等。神經癥與心身疾病的不同之處則在于,它的癥狀無肯定的器質性病變基礎,目前其病理主要有以下兩大學說:
神經遞質學說
認為抑郁癥病因為大腦神經遞質在神經突觸間的濃度相對或絕對不足,導致整體精神活動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狀態(tài)。臨床觀察到抑郁癥患者大腦缺少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抗抑郁藥就是通過抑制神經系統(tǒng)對這兩種神經遞質的再攝取,使得突觸間隙這兩種遞質濃度增加而發(fā)揮抗抑郁作用。
神經回路學說
2007年,國際權威科學雜志《自然》發(fā)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馮國平的研究成果,首度揭示了強迫、焦慮和壓抑的生理機制,指出“皮質-紋狀體-丘腦-皮質回路”出現(xiàn)信息傳導不暢是神經癥的病理原因,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心靈殺毒2.0——弗洛伊德的拼圖》中進一步驗證了神經回路學說,指出抑郁癥是心靈呼吸的哮喘癥,并以此原理發(fā)明了可部分代替心理醫(yī)生的有效自助方法,對于解除痛苦避免復發(fā),臨床試驗效果很好。癥狀反應
神經官能癥的癥狀復雜多樣,有的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有的則有心悸、胸悶、恐怖感等。其特點是癥狀的出現(xiàn)與變化與精神因素有關。如有的胃腸神經官能癥患者,每當情緒緊張時出現(xiàn)腹瀉。
看過“功能性疾病發(fā)病原理”的人還看了:
3.胸悶是怎么回事
4.偏頭痛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