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基礎知識
空管是利用通信、導航技術和監(jiān)控手段對飛機飛行活動進行監(jiān)視和控制,保證飛行安全和有秩序飛行。那么你對空管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空管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空管的原理
適應飛行安全需求和航空運輸發(fā)展、解決空間飛機大增需要,也稱航空管理和空中管制??罩薪煌ü苤频母攀鰹椋?/p>
1、利用通信、導航技術和監(jiān)控等專業(yè)手段對飛機飛行活動進行監(jiān)視、控制與指揮,從而保證飛機飛行安全和與使飛機按照一定線路秩序飛行。
2、在飛行航線的空域劃分為不同的管理空域,包括航路、飛行情報管理區(qū)、進近管理區(qū)、塔臺管理區(qū)、等待空域管理區(qū)等,并按管理區(qū)的范圍與情況選擇使用不同的雷達設備對飛機進行管制。
3、在管理空域內進行間隔劃分,飛機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間隔構成空中交通管理的基礎。
4、由導航設備、雷達系統(tǒng)、二次雷達、通信設備、地面控制中心組成空中交通管理系統(tǒng),完成監(jiān)視、識別、引導覆蓋區(qū)域內的飛機,保證其正常安全的飛行。
空管的限制因素
航空器飛行限制因素影響和制約航空器飛行的各種因素。包括:
1、航空器性能的限制:不同型號的飛機有不同的商務載重、起降條件、巡航時速等。50年代以前的客機不能飛往西藏高原,而當代則有多型飛機能在高原機場起降。
2、氣象條件的限制:不同型的航空器有不同的飛行氣象標準,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時常會刮風下雨,以及各種自然災害,如龍卷風等,所以絕對的“全天候飛機”是不存在的。
3、不同性質的飛行任務的限制:運輸機要求在相對固定的高度層飛行,并且不同型號的飛機有不同的最佳飛行高度層。農業(yè)飛機噴灑農藥時要求在低空飛行,一般情況下飛得越低噴灑效果越好。
4、時間的限制:為了防止飛機在天空出現危險接近或相撞,既要在空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保持高度差和距離,同時在時間上要合理調配次序,拉開時間間隔。
5、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如山峰、高壓電塔、電視塔等突出物都對飛行有影響,飛行規(guī)則對此有種種限制。還有,重要城市市區(qū)、軍事要地空域不準飛入,列為“空中禁區(qū)”。
6、地面保障設施的限制:為安全可靠地完成飛行任務,地面保障設施有:通信和導航、雷達、氣象、航行指揮、搜索和救援等,一旦這些設備不完備或出現故障.對飛行活動的限制就趨多。
7、地面對空活動的限制:如對空射擊靶場有活動的地區(qū)空域,禁止飛機飛入。
總之,航空器是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條件下起飛、降落和飛行的、由于航空器的飛行受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人們通過實踐以及飛行事故的痛苦教訓,逐步形成了一套管理空中飛行的規(guī)章制度和組織,即空中交通管制。
空管的管制方法
1、程序管制
程序管制方式對設備的要求較低,不需要相應監(jiān)視設備的支持,其主要的設備環(huán)境是地空通話設備。管制員在工作時,通過飛行員的位置報告分析、了解飛機間的位置關系,推斷空中交通狀況及變化趨勢,同時向飛機發(fā)布放行許可,指揮飛機飛行。
航空器起飛前,機長必須將飛行計劃呈交給報告室,經批準后方可實施。飛行計劃內容包括飛行航路(航線)、使用的導航臺、預計飛越各點的時間、攜帶油量和備降機場等??罩薪煌ü苤茊T根據批準的飛行計劃的內容填寫在飛行進程單內。當空中交通管制員收到航空器機長報告的位置和有關資料后,立即同飛行進程單的內容校正,當發(fā)現航空器之間小于規(guī)定垂直和縱向、側向間隔時,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調配間隔。這種方法速度慢精確度差,為保證安全因而對空中飛行限制很多,如同機型同航路同高度需間隔10分鐘,因而在劃定的空間內所能容納的航空器較少。這種方法是中國民航管制工作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使用的主要方法。
該方法也在雷達管制區(qū)雷達失效時使用。在隨著民用航空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飛行量的不斷增長,中國民航加強了雷達、通信、導航設施的建設,并協(xié)同有關部門逐步改革管制體制,在主要航路、區(qū)域已實行先進的雷達管制。
2、雷達管制
雷達管制員根據雷達顯示,可以了解本管制空域雷達波覆蓋范圍內所有航空器的精確位置,因此能夠大大減小航空器之間的間隔,使管制工作變得主動,管制人員由被動指揮轉變?yōu)橹鲃又笓],提高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性、有序性、高效性。
在民航管制定使用的雷達種類為一次監(jiān)視雷達和二次監(jiān)視雷達。一次監(jiān)視雷達發(fā)射的一小部分無線電脈沖被目標反射回來并由該雷達收回加以處理和顯示,在顯示器上只顯示一個亮點而無其他數據。二次監(jiān)視雷達是一種把已測到的目標與一種以應答機形式相配合設備協(xié)調起來的雷達系統(tǒng),能在顯示器上顯示出標牌、符號、編號、航班號、高度和運行軌跡等及特殊編號。
3、兩者區(qū)別
雷達管制與程序管制相比是空中交通管制的巨大進步。
程序管制和雷達管制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兩種管制手段允許的航空器之間最小水平間隔不同。在區(qū)域管制范圍內,程序管制要求同航線同高度航空器之間最小水平間隔10分鐘(對于大中型飛機來說,相當于150KM左右的距離),雷達監(jiān)控條件下的程序管制間隔只需75KM,而雷達管制間隔僅僅需要20KM。
允許的最小間隔越小,意味著單位空域的有效利用率越大,飛行架次容量越大,越有利于保持空中航路指揮順暢,更有利于提高飛行安全率和航班正常率。
看過“空管基礎知識“的人還看了:
空管基礎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