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蓮藕
蓮藕育苗期間尤其是伏水荸薺育苗期間溫度不穩(wěn)定,有時溫度偏低,不利苗的生長。那怎樣種植蓮藕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蓮藕的技術,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蓮藕的技術
1、選用良種:選用中熟、主藕具4-5節(jié)的大紫紅蓮藕品種。
2、處理種藕:選擇藕芽健壯、有2-3節(jié)、重量在0.5公斤以上的主藕作種藕,或者選用大的子藕作種藕。種藕挖起后盡量早栽,每畝用種量為300-400公斤。栽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對種藕噴霧,堆悶24小時,藥液基本干后定植。
3、田塊準備:選擇排灌方便、水位穩(wěn)定、土壤肥沃的田塊定植。春季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定植前半個月結合整地每畝施藕田專用復合肥50公斤、生石灰150公斤。
4、適時定植:4月上中旬定植,行距2-2.5米、穴距0.7-1米,每穴栽1支主藕或2支子藕。定植后田間保持3-5厘米水層,出現(xiàn)立葉后逐漸加深水層至20-30厘米,出現(xiàn)后把葉時逐漸回落水層至15-20厘米。
5、藕田除草:藕田以沉水雜草為主。清明前每畝用5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80-100克加水潑澆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掌握好劑量。以千金子、馬唐、蘆葦?shù)葐巫尤~雜草為主的藕田,在4月下旬用12.5%蓋草能乳油40-60毫升加水噴霧化除?;瘜W除草后田間仍有雜草,可以人工拔除。
6、因田追肥:新藕田追肥2次,第一次在5月20-30日每畝施碳酸氫銨50公斤、尿素25公斤、藕田專用復合肥或復合肥50公斤;第二次在6月20-30日每畝施尿素40公斤、藕田專用復合肥50公斤。種植2年以上的藕田追肥1次,在5月20日前后每畝施尿素50公斤、藕田專用復合肥50-75公斤。
7、調轉藕頭:連片種植田塊不需要調轉藕頭。單塊田種植蓮藕應調轉藕頭,將田邊朝向田外的藕頭轉向田內,將田中藕頭轉向空白處。
8、防治病蟲:注意防治僵藕和食根金花蟲。防治僵藕主要采取輪作換茬,選擇無病田和無病種藕種植,采收后清除田間殘枝枯葉,中后期適當增施磷鉀肥等農(nóng)業(yè)措施。防治食根金花蟲,在5月中下旬每畝用5%銳勁特懸浮劑100-150毫升(新藕田100毫升、老藕田150毫升)加水1公斤稀釋,拌10公斤細土均勻撒施。
種植蓮藕的要點
1、水管理:蓮藕是水生植物,整個生長期都離不開水。夏季是蓮藕花(荷花)的生長高峰期,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是最大,因而整個夏季要注意池內不能沒水,新高脂膜噴施葉面使枝葉翠綠茂盛、光合作用產(chǎn)物積累和定向轉運能力增強。
2、肥管理:蓮藕喜肥,對肥的需求也較多,但施肥過多也會燒苗,因而要薄肥勤施,噴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養(yǎng)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陽暴曬蒸發(fā),能調節(jié)水的吸收量。
3、病蟲害防治:有蚜蟲、斜紋夜蛾,刺蛾等。危害立葉和花蕾。針對性藥物噴灑植物表面加新高脂膜,可提高藥效,有效防止葉片病毒感染,使枝葉翠綠茂盛。水蛆吮吸蓮藕根、莖、葉的汁液,可施石灰驅殺。
4、生長期:藕的品質要求很高,噴施地果壯蒂靈可促使地下果營養(yǎng)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使藕身肥大,肉質脆嫩,水分多而甜,優(yōu)質高產(chǎn),帶有清香的味道。
蓮藕的栽培技術
一、栽培季節(jié)與茬口安排
荸薺不耐霜凍,需在無霜期生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立秋前可隨時育苗移栽。可與水生蔬菜蓮藕、茭白,水生經(jīng)濟作物席草、水稻、麥、油菜等前后接茬。在小滿至芒種期間栽植的統(tǒng)稱為早水荸薺;小暑至大暑期間栽植的統(tǒng)稱為伏水荸薺;在立秋至處暑期間栽植的,統(tǒng)稱為晚水荸薺。早水荸薺在立冬前后采收,后茬可栽油菜、三麥或席草;伏水荸薺在冬至至春分采收;晚水荸薺在春分至清明采收完,后茬可作水稻秧田。在華南地區(qū)氣溫較高,早栽不能早結球莖,一般多種植晚水荸薺。
二、培育壯苗
荸薺無論采用分株繁殖還是球莖繁殖都是先育苗后栽植。苗的質量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栽植后活棵期的生長狀況、抗御自然災害和病蟲危害的能力以及球莖的個數(shù)和重量。因此,培育荸薺健壯苗就成為奪取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首要條件。
1、嚴格選留種,保全苗 作為種用荸薺必須在上一年植株生長的后期對地上部進行觀察。將地上部群體生長整齊一致、無倒伏或倒伏輕微、無病蟲危害的田塊定為留種田,此為初選。荸薺收獲時,從留種田中選外形圓整、表皮無破損、芽頭粗壯、皮深褐色、單球莖重在15~20g以上、符合于所采用品種特征的球莖貯藏越冬,再進行復選。伏水荸薺4月中旬、晚水荸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進行催芽育苗時,從貯藏的荸薺中選擇飽滿、表皮光滑且色澤一致的球莖。皮色不一致的花薺通常是帶病薺,應予剔除。將選出的芽頭粗壯的種薺進行育苗,此為決選。
2、藥劑浸種浸根,育無病苗 荸薺稈枯病是荸薺生產(chǎn)上的大敵,農(nóng)民稱為瘟病。常因此病的危害導致荸薺減產(chǎn),嚴重者甚至絕產(chǎn)。種薺帶菌是以后病菌擴展、蔓延的主要來源。若種薺帶菌,在生長期中即使多次用藥防治,也基本上效果甚微。而采用育苗前藥劑浸種,栽植時用藥浸根的方法,防病效果十分顯著。具體做法是在育苗前用25%多菌靈500倍液浸種8~12h取出瀝干,然后催芽育苗。栽植前用25%的多菌靈 500倍液浸根16~24h。
3、假植促根,育壯苗 荸薺栽植后必須早發(fā)棵、早分蘗、早分株、早封行,才能早結薺,獲高嚴。因此,栽植苗必須根系粗壯發(fā)達。假植是促進發(fā)根的有效手段。通常荸薺最初排種時球莖相距 3cm,大約 20~25天,苗高 20~25cm時移苗假植 1次,移苗距離放稀到12~15Cm,這樣既利于發(fā)根,又擴大了苗的營養(yǎng)面積。移苗時發(fā)現(xiàn)病苗、瘦弱苗還可及時剔除。
4、淺水薄肥,育大苗 育苗期間尤其是伏水荸薺育苗期間溫度不穩(wěn)定,有時溫度偏低,不利苗的生長。苗期灌淺水可以提高土溫,促進苗的生長。一般在移苗之前灌水深1~2cm,移苗后,隨著苗長大,氣溫也逐漸升高,灌水深掌握在2~3cm,最深不宜超過4cm。苗期追肥宜輕施勤施,當苗高10cm左右時澆稀糞水1次,隨即澆水,以后每隔5~6天澆稀糞水1次。這樣在栽植時苗高可達35~40cm,有的甚至達60cm以上,葉狀莖粗0.5cm以上。
三、適期栽植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荸薺從5月份到8月份都可以栽植。一般栽植早的,無論是球莖苗,還是分株苗,均表現(xiàn)為光合面積大、單株產(chǎn)量高。7月30日與8月4日栽植期僅相差4~5天,但每666.7㎡產(chǎn)量就相差430kg之多,這與分株苗栽植后所需較長的緩苗期以及分蘗、分株的最適期有關,故分株苗栽植不宜過遲。一般早栽優(yōu)于晚栽,以6月15日栽植的產(chǎn)量和大薺率最高,品質最好。隨著栽植期推遲,產(chǎn)量下降,大薺率降低。但栽植期也不是愈早愈好。過早栽植的荸薺,由于母株叢形成時常遇梅雨季節(jié),過密的分蘗常易引起內部濕度過高,通風透光差,葉狀莖極易感病,造成減產(chǎn)。所以,確定適宜的栽植時期,既要考慮到茬口的安排,同時更要考慮到使分蘗盛期避開高溫多濕的季節(jié),防止病害的大面積發(fā)生。
四、栽植用苗的選擇
荸薺栽植用苗分為球莖苗和分株苗2種。所謂球莖苗,就是將種薺催芽育成小苗,最后以球莖為栽植單株,每一種球只育成1株苗;分株苗是指在定植前盡量提早用球莖育苗,促其多分蘗和分株,栽植時將分蘗和分株—一拆開,每一栽植苗含有葉狀莖3~4根,每一種球可育成數(shù)株苗。球莖苗定植后緩苗期短,早期分株多且停止早,采收時球莖的大薺比例比分株苗的高,但田間易造成局部分株、分蘗過剩,互相擁擠,遇大風暴雨時會引起倒伏,還易發(fā)病。一般栽植期偏晚的,如7~8月栽植的宜用球莖苗;而分株苗定植后緩苗期較長,只適于早栽(5~6月),若栽植過遲,則由于高溫期較短,植株分蘗和分株較少,田間葉狀莖密度不夠,產(chǎn)量不高。5~6月栽植的分株苗,分株、分蘗均勻,葉狀莖生長健壯,田間通風透光良好、發(fā)病輕。此外,采用分株苗還可節(jié)省用種量,結薺早,增產(chǎn)潛力大。
五、合理密植
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是豐產(chǎn)的基礎。荸薺球莖的充實膨大依賴于地上葉狀莖源源不斷地供給充足的光合產(chǎn)物,群體愈是合理,球莖的膨大發(fā)育愈是充分。群體過大造成郁閉現(xiàn)象,光合效率低,莖葉軟弱,容易感病;群體過小不能充分利用光能。據(jù)試驗,麥茬早水荸薺用分株苗栽植時每666.7㎡栽3000株最適宜,表現(xiàn)為分株結束遲,葉面積指數(shù)較適宜,內部通風透光較優(yōu),葉狀莖壽命長,光合強度下降慢,地下所結的球莖于物量高,產(chǎn)量高。麥茬早水荸薺用球莖苗栽植時以每 666.7㎡栽 1000株最適宜,表現(xiàn)為分蘗分布較為合理,生長健壯,通風透光好,光合強度高,產(chǎn)量高。對于單季中、晚稻秧田和夏茭白、席草茬的伏水荸薺,若用球莖苗栽植,密度以每666.7㎡2500~3000株為適宜,行距 70~80cm,株距30~40cm;若用分株苗栽植,密度以每 666.7㎡4000~5000株為適宜,行距 50~60cm,株距 25~30cm。接早稻茬的晚水荸薺,須栽植球莖苗,于7月30日前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000株為適宜,行距50~60cm,株距30cm左右;8月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500~5000株為適宜,行距40~50cm,株距30cm。
六、肥水管理
栽植荸薺,首先要施足基肥,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荸薺在苗期、生長初期及分蘗期對磷的吸收率很高,因此,磷肥要作為基肥施用。一般每666.7㎡施堆廄肥2000~3000kg,過磷酸鈣15~20kg,氯化鉀10kg。定植以后,隨著葉狀莖的生長,分蘗、分株不斷發(fā)生,植株吸肥量逐漸加大。在母株旺盛分蘗之前需重施1次氮肥,到抽生結薺莖時再施1次氮肥,促進葉狀莖封行,防止早衰,一般每次每666.7㎡施尿素15kg。在分蘗、分株初期適當補施磷肥,一般每666.7㎡施過磷酸鈣 10kg。整個生育期不能缺鉀,特別是進入結球期。缺鉀嚴重時,地上部生長不壯,球莖不夠充實。因此,在分蘗、分株初期,結球初期和中期應適量施用鉀肥,每次每666.7㎡施氯化鉀10kg。此外,在球莖膨大始期噴乙烯利1000μ1/L或0.2%的磷酸二氫鉀,對荸薺生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球莖膨大作用明顯,因而增產(chǎn)較顯著,二者分別比對照增產(chǎn)18.46%和13.7%。早水荸薺定植以后,當時氣溫還不高,植株本身蒸騰量較小,故灌水宜淺,為2~3cm;以后隨著葉狀莖伸長逐漸加深灌水,但一般不超過10cm。在分蘗、分株和結薺期,田間不能缺水。但在施氮肥后為避免徒長,可短時間淺水管理,出現(xiàn)徒長趨勢時可適時擱田。在地下球莖充實膨大后,地上部葉狀莖常會倒伏,此時必須排干田水,以免早熟的球莖萌芽。晚水荸薺栽植時正值高溫季節(jié),若缺水,會因地表溫度高,使幼苗受灼傷,故要及時灌水,以5~6cm為宜,活棵后轉入正常生長,應經(jīng)常保持7~9cm的較深水位,促進快速分蘗和分株,在短時間內建立起足夠的營養(yǎng)體系,為以后結薺打下基礎。在田間越冬的球莖,冬季仍需保持1~2cm的水層,防止土壤凍裂而流入雪水,凍傷球莖。
七、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主要是荸薺稈枯病的防治。在中國荸薺生產(chǎn)上危害最嚴重的病害是荸薺稈枯病,屬真菌性病害。多在高溫季節(jié)開始發(fā)生,發(fā)病早、蔓延快、損失大。
1.癥狀
(1)葉鞘的癥狀 植株首先在基部葉鞘上發(fā)病,產(chǎn)生暗綠色水漬狀不規(guī)則形病斑,以后逐漸擴展至整個葉鞘,最后,病斑干燥變?yōu)榛野咨?,上生黑色小點或長短不定的黑色線條點,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
(2)葉狀莖的癥狀 基部葉鞘上的病斑進一步向上擴展,使葉狀莖發(fā)病。在濕度大時。起初病斑亦為暗綠色,水漬狀,典型病斑為梭形,也有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病部組織變軟凹陷,易倒伏。其上生黑色小點或黑色短條點,有時呈同心圓狀排列;天氣干燥時,初期病斑為淡褐色小斑點,病斑易失水干燥,中間灰白色,外圍暗褐色。病斑可擴大相互聯(lián)結成長條狀枯黃色大斑,有時病斑上下的組織干枯形成區(qū)域較大的枯死斑。一般不生黑色線條點,重者可使莖稈枯死倒伏,呈暗黃色。早晨露水未干或濕度大時,病斑表面可見大量淺灰色霉層,用放大鏡觀察時為無色或帶白色的團,為病菌的分生孢子。葉狀莖上的多數(shù)病斑常因雨水沖刷僅見黑色小點,很少或幾乎檢查不到分生孢子。
(3)花器的癥狀 主要危害鱗片和穗頸部,引起花序枯死,癥狀與葉狀莖上相似。
2.傳播途徑 據(jù)觀察,病菌在田間主要先形成中心病鞘和病稈,隨雨水和灌溉水傳播擴散,因此病害在田間往往是成片發(fā)生。
3.發(fā)病條件及田間病情消長動態(tài) 病菌生長最低溫度為5℃,最高溫度為32℃,最適溫度為23~29℃。因此,在長江中下游種植的早水荸薺(5月上旬定植)若在老病圃定植,發(fā)病早,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進入發(fā)病高峰,葉狀莖成片倒伏枯死;7月底至8月初隨降雨量增加而發(fā)病嚴重,出現(xiàn)第二次高峰。
6月中旬定植老病圃的伏水荸薺一般在7月中、下旬開始發(fā)病,8月中、下旬進入發(fā)病高峰,9月底至 10月初病害逐漸停止發(fā)展。7月中、下旬定植的晚水荸薺,一般在8月下旬開始發(fā)病,9月至10月進入發(fā)病盛期,10月中下旬為發(fā)病高峰。早栽一般比遲栽發(fā)病早而嚴重。據(jù)觀察,其發(fā)病的早遲與輕重,除種薺養(yǎng)帶菌和在老病田種植外,常常與雨水多少、地上葉狀莖封行早遲、施肥策略等都有密切關系。一般封行早的發(fā)病重。前期偏施氮肥,加上多雨天氣,病害極易流行。
4.防治技術 在防治上強調以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根據(jù)接種試驗和田間觀察,荸薺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但無一表現(xiàn)高抗。
(2)種球處理 種球用 25%多菌靈250倍液浸 24h后育苗。定植前再進行浸根處理(16h),可基本消除種苗帶病傳播。
(3)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栽植荸薺1茬后3年內輪作其他作物。
(4)注意灌水方式 最好劃小塊,圍小埂灌溉,避免病菌隨灌溉水傳播。
(5)大田噴藥保護 在封行前(揚州在7月底~8月初)密切注意病情動態(tài),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病稈立即噴藥保護。常用的藥劑有 25%多菌靈250倍液,45%代森銨 1000倍液,50%代森錳鋅 500倍液,50%退菌特 500倍液。每 5天噴 1次,病情控制后可延至 10天噴 1次。最好使用 2~3種藥劑,交替噴霧。
(二)蟲害防治 荸薺生產(chǎn)上最嚴重的蟲害是白禾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在荸薺生育期間發(fā)生不完整的4代。一、二、三、四代發(fā)生時間分別為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中旬,9月中旬~次年6月上中旬,其中第三代是發(fā)生量最大、危害最重的世代,也是防治的重點。主要以幼蟲鉆入葉狀莖蛀食,造成葉狀莖大量枯死,以至少結或不結薺。防治措施:及時清理荸薺殘茬,壓低越冬基數(shù);田邊、溝邊雜草不宜全部清除,有利于保護天敵;合理用藥,重點防治第三代,掌握在卵塊孵化高峰用藥,以樂果1500倍液、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并交替使用為宜。
八、采 收
荸薺球莖的成熟度是影響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球莖膨大后開始是皮薄肉嫩含水分多,以后皮變厚,干物質增加。早、伏水荸薺結薺早,可比晚水荸薺早采收。但早收的球莖含淀粉多,味不甜。一般12月份以后,球莖內含糖量增加,皮色深紅,鮮食和罐藏都適宜,為采收適期。為延長荸薺的供應期,可在結凍前采收貯藏,一直可供應到第二年的5月份。晚水荸薺可在田間越冬,第二年3月底萌芽前采收。春季采收的球莖皮厚、肉質較粗老,品質下降,但頂芽充實,作種用最宜。一般都用疏齒耙掘取,要盡量防止掘破球莖。
怎樣種植蓮藕相關文章:
3.如何種植淺水藕
4.最新蓮藕種植方法
5.早熟蓮藕怎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