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大棚蔬菜
通常,反季節(jié)蔬菜都是通過大棚種植得來的,因為大棚中擁有獨特的氣候條件。那么如何種植大棚蔬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大棚蔬菜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大棚蔬菜的方法
配備大棚裝備
所謂的大棚裝備,首先就是配備遮陽篷,也就是卷簾。因為棚內溫度基本上是通過太陽直射與否控制的,也有極少數通過人工加熱的方式調節(jié)棚內溫度。
其次就是風扇,風扇可以達到大棚內外通風的效果,有利于棚內溫濕度的調整。所以,要多通過風扇調整棚內的濕度情況。
再有就是滴管,主要用來為大棚內的蔬菜進行灌溉的,免去了人工單株澆灌的繁瑣過程。
最后還有LED光源。當多云或天陰的情況出現時,人工光源可以達到補光的效果,有利于蔬菜進行光合作用。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種植者,必須時刻了解大棚內各項環(huán)境指標,傳統(tǒng)的方法效率較低,現有的監(jiān)控設備可以很好的幫助種植者了解大棚內一切環(huán)境因素的現狀。
專家現場指導
可以邀請相關的種植專家進行現場指導教授,給種植者提供更多有利的建議。
多動手勤入棚
自己的大棚,當然自己要經常出入大棚,通過上述設備,了解蔬菜的生長環(huán)境狀況,了解果實的生長情況,按時采摘果實蔬菜。
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
整地施肥,大棚蔬菜種植要求相對較高,不管是土壤的質量程度,還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從科學角度出發(fā)。選擇種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細,在種植前對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于大棚內的溫度與外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施肥需適量,避免過量施肥造成土壤變質。適當增加施磷鉀肥,減少氮肥使用。
棚內管理,要正確控制棚氣,并合理運用棚氣。在早上大棚內的蔬菜較為缺乏二氧化碳,應適當補充CO氣肥,促進蔬菜的生長。在午間氣溫較高的時候,適當打開通風口,進行換氣,避免有害氣體傷害蔬菜。選擇種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溫型為主,最佳溫度25℃-33℃,生存上最高溫度不能超過44℃,最低不能在0℃以下。當溫度超過33℃時,要給予降溫處理,可以采用定期開棚通風、換氣孔、噴霧等。當低于0℃時,給予加溫處理,如熱風加溫等。注意控制棚內濕度,避免濕度過大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需經常通風換氣,改善大棚內的濕度。
澆水,在大棚內水分蒸發(fā)和擴散相對比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發(fā)速度比外面種植的蒸發(fā)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陰天、冬季的時候,空氣的濕度早已在飽和狀態(tài)。大棚內濕度過高,嚴重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大棚蔬菜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澆水法進行灌溉,這種方式,不僅能大大改善棚內環(huán)境,而且把濕度控制正常范圍內,保持棚內溫度,降低了病害的發(fā)生率,蔬菜的產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澆水是一個經濟實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
大棚蔬菜栽培技術
一、大棚構建
(一)棚架類型和結構。塑料大棚的類型結構有很多種。目前推廣應用最多的有裝配式鍍鋅薄壁鋼管型(簡稱鋼管大棚)和竹木圓拱型大棚兩種。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黃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雜交制種等。還有一種竹架小棚,常單獨或與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類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鋼管大棚有兩種規(guī)格:一種是中心高2.2米、寬跨度4.5米,長20米,面積90平方米;另一種是中心高2.5米,寬6米,長30米,面積180平方米。使用壽命一般為15年。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還可采用竹架大棚。棚架以毛竹或小圓木為材料搭成,高2米左右,寬4—5米,一般使用壽命為3年。
(二)覆蓋材料:大棚覆蓋材料有以下幾種:
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原料,膜厚0.1毫米,無色透明。使用壽命約為半年。
2、多功能長壽膜:是在聚乙烯吹塑過程中加入適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劑制成。浙江省新光塑料廠生產的多功能膜,寬幅7.5米、厚0.06毫米,使用壽命比普通膜長一倍,夜間棚溫比其他材料高1—2℃。而且膜不易結水滴,覆蓋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
3、草被、草扇:用稻草紡織而成,保溫性能好,是夜間保溫材料。
4、聚乙烯高發(fā)泡軟片:是白色多氣泡的塑料軟片,寬1米、厚0.4—0.5厘米,質輕能卷起,保溫性與草被相近。
5、無紡布:為一種滌綸長絲,不經織紡的布狀物。分黑、白兩種,并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常用規(guī)格50克/,除保溫外還常作遮陽網用。
6、遮陽網:一種塑料織絲網。常用的有黑色和銀灰色兩種,并有數種密度規(guī)格,遮光率各有不同。主要用于夏天遮陽防雨,也可作冬天保溫覆蓋用。
(三)大棚搭建:選擇向陽、避風、高燥、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
(四)塑料薄膜維護:扣膜時要盡量避免棚膜的機械損傷,特別是竹架大棚,在扣膜前應先把架表面突出的部分削平,或用舊布包扎好。用彈簧固定時,在卡槽處應加墊一層舊報紙。另外要注意避免新舊薄膜長期接觸,以免加速新膜的老化。在通風換氣時要小心操作。
薄膜受凍或曝曬,會促進老化,鋼管在夏天經太陽曝曬,溫度可上升到60—70℃,從而加速薄膜老化破碎。
薄膜使用過程中,難免有破孔,要及時用粘合劑或膠帶粘補。
二、環(huán)境特點與調控
大棚因有塑料薄膜覆蓋,形成了相對封閉與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氣候。進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須掌握大棚內環(huán)境的特點,并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滿足蔬菜生長發(fā)育的條件,從而獲得優(yōu)質高產。
(一)大棚內環(huán)境條件:
1、光照:取決于棚外太陽輻射強度、覆蓋材料的光學特點和污染程度。新塑料膜的透光率為80—85%,被塵泥污染的舊膜透光率常低于40%以下。膜面凝聚水滴,由于水滴的漫射作用,可使棚內光照減少10%—20%。棚架和壓膜線以及高稈蔬菜的架材都會遮光,在大棚管理上要盡可能避免和排除減弱棚內光照的因素。
2、溫度:
(1)溫度變化規(guī)律:大棚內氣溫日變化趨勢與露地相同,但晝夜溫差變幅大。白天光照充足,如果薄膜密閉棚內溫度升高很快,最高可達40—50℃,比棚外高20℃以上。陰雨天,增溫效果差,夜間棚內最低氣溫一般比棚外高1—3℃。棚內地溫比氣溫穩(wěn)定,通常為10—20℃。棚內氣溫也因位置不同而異,大棚橫向分布為中間高、兩邊低,因此大棚中部的植株往往比兩邊的植株高大。大棚縱向分布,白天有太陽照射時,溫度為頂部高、下部低,夜間、陰天則相反。
(2)逆溫現象:聚乙烯覆蓋的大棚,冬季有微風晴朗的夜晚,棚內溫度有時會出現比棚外還低的現象。其原因是:夜間棚外氣溫是高處比低處高,由于風的擾動,棚外近地面處可從上層空氣中獲得熱量補充,而大棚內由于覆蓋物的阻擋,得不到這部分熱量;冬天白天陰涼,土壤貯藏熱量少,加上聚乙烯膜對長波輻射率較高,保溫性略差,地面有效熱輻射大、散熱多,從而造成棚內溫度低于棚外的現象。
(3)溫度調控:大棚的溫度調控主要通過通風換氣和加溫來進行。利用揭膜進行通風換氣是降低和控制白天棚內氣溫最常用的方法,采用遮陽材料,減少大棚的受光量,也能防止棚內氣溫過高。
冬天,為了減少熱量損失,提高氣溫和土溫,棚膜要盡量蓋嚴??稍诖笈锼闹茉O置風障,大棚內設小棚再采用草片、無紡布、泡沫塑料等多層覆蓋等措施。也可采用加溫措施提高溫度,如用電熱線提高土溫,有條件地區(qū)可以利用工廠余熱、地熱水或煤爐等提高棚內溫度。大棚內置放水袋(充滿水的塑料袋),利用水比熱大的特點,白天水袋大量吸收太陽光能,并轉化成熱能貯藏起來,夜間逐漸釋放出來,可提高棚溫。
3、空氣濕度的調控
(1)大棚空氣濕度的變化規(guī)律:塑料膜封閉性強,棚內空氣與外界空氣交換受到阻礙,土壤蒸發(fā)和葉面蒸騰的水氣難以發(fā)散。因此,棚內濕度大。白天,大棚通風情況下,棚內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陰雨天或灌水后可達90%以上。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夜間常為100%。棚內濕空氣遇冷后凝結成水膜或水滴附著于薄膜內表面或植株上。
(2)空氣濕度的調控:大棚內空氣濕度過大,不僅直接影響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對礦質營養(yǎng)的吸收,而且還有利于病菌孢子的發(fā)芽和侵染。因此,要進行通風換氣,促進棚內高濕空氣與外界低濕空氣相交換,可以有效地降低棚內的相對濕度。棚內地熱線加溫,也可降低相對濕度。采用滴灌技術,并結合地膜復蓋栽培,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氣濕度(20%左右)。
4、棚內空氣成分:由于薄膜覆蓋,棚內空氣流動和交換受到限制,在蔬菜植株高大、枝葉茂盛的情況下,棚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很劇烈。早上日出之前由于作物呼吸和土壤釋放,棚內二氧化碳濃度比棚外濃度高2—3倍,(330PPM左右);8—9時以后,隨著葉片光合作用的增強,可降至100PPM以下。因此,日出后就要酌情進行通風換氣,及時補充棚內二氧化碳。另外,可進行人工二氧化碳施肥,濃度為800—1000PPM,在日出后至通風換氣前使用。人工施用二氧化碳,在冬春季光照弱、溫度低的情況下,增產效果十分顯著。
在低溫季節(jié),大棚經常密閉保溫,很容易積累有毒氣體,如氨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乙烯等造成危害。當大棚內氨氣達5PPM時,植株葉片先端會產生水浸狀斑點,繼而變黑枯死;當二氧化氮達2.5—3PPM時,葉片發(fā)生不規(guī)則的綠白色斑點,嚴重時除葉脈外,全葉都被漂白。氨氣和二氧化氮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氮肥使用不當所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產生,主要是用煤火加溫,燃燒不完全,或煤的質量差造成的。由于薄膜老化(塑料管)可釋放出乙烯,引起植株早衰,所以過量使用乙烯產品也是原因之一。
為了防止棚內有害氣體的積累,不能使用新鮮廄肥作基肥,也不能用尚未腐熟的糞肥作追肥;嚴禁使用碳酸銨作追肥,用尿素或硫酸銨作追肥時要摻水澆施或穴施后及時覆土;肥料用量要適當不能施用過量;低溫季節(jié)也要適當通風,以便排除有害氣體。另外,用煤質量要好,要充分燃燒。有條件的要用熱風或熱水管加溫,把燃后的廢氣排出棚外。
5、土壤濕度和鹽分:
大棚土壤濕度分布不均勻。靠近棚架兩側的土壤,由于棚外水分滲透較多,加上棚膜上水滴的流淌濕度較大。棚中部則比較干燥。春季大棚種植的黃瓜、茄子特別是地膜栽培的,土壤水分常因不足而嚴重影響質量。最好能鋪設軟管滴灌帶,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施放肥水,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由于大棚長期覆蓋,缺少雨水淋洗,鹽分隨地下水由下向上移動,容易引起耕作層土壤鹽分過量積累,造成鹽漬化。因此,要注意適當深耕,施用有機肥,避免長期施用含氯離子或硫酸根離子的肥料。追肥宜淡,最好進行測土施肥。每年要有一定時間不蓋膜,或在夏天只蓋遮陽網進行遮陽栽培,使土壤得到雨水的溶淋。土壤鹽漬化嚴重時,可采用淹水壓鹽,效果很好。另外,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是防止土壤鹽漬化的一項根本措施。
怎樣種植大棚蔬菜相關文章:
4.如何種植大棚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