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茶道術語
茶藝茶道術語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藝茶道術語,一起來看看。
茶藝茶道術語
1、茶性:專指茶湯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澀度,常用“強、弱”來形容。
2、茶質:指茶湯入口后,湯質在口腔中的飽滿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蘊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來表達。
3、香氣:鮮葉在制作工藝中產生,主要由茶葉中游離型兒茶素產生。在口腔中,上顎、舌面、舌下、兩頰、咽喉間感覺明顯。
4、苦、澀:苦是一種味道,澀是一種感覺??嗍怯刹枞~內含物中的茶堿產生,澀是口腔中細嫩組織收斂的表現。
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轉化后產生甘甜的過程。
6、生津:指兩頰、舌面、舌底、有小氣泡不斷的涌出。
7、收斂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現的緊繃感,多為澀感的表現。
8、甘韻、甜質:是甘與甜的表達方式。
9、水性:指茶湯帶給口腔的每種不同的感覺,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10、層次感:層指重疊之象,次指先后順序。指茶湯香氣和滋味在口腔中轉變的感覺。
11、喉韻:品茶后,茶湯帶給喉嚨的感覺,如甘、潤、燥。
12、飽滿:指茶湯物質豐富而帶給口腔的一種充實感。
13、煙熏味:由人工烘焙時產生,并非指不好的氣味,有火香味,隨時間陳化,會揮發(fā)轉化而產生其它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湯時帶有鮮味,像新鮮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曬干,壓制時所含水分過高而產生。
16、水味:在儲藏中產生,帶有植物腐爛的氣味。
17、青味:殺青溫度不夠或時間不足而產生,嚴重時會有“青腥味”。
18、鎖喉:品茶后,咽喉過于干燥,吞咽困難、緊縮發(fā)癢等不適感,人會微覺不安、煩躁等。
19、茶氣:是由茶葉中有機鍺與多糖類結合而溶于水產生。茶氣在老茶中易出現,常表現有打嗝、身體發(fā)暖、發(fā)熱、發(fā)輕汗等。
20、陳韻:經時間陳化而產生的韻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舊茶中易感到。
21、香氣內斂:香氣不張揚,其香在水,用心則有,不用心則無。
22、茶水分離:茶湯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氣。
23、入口即化:茶湯入口,不用有意識的吞咽,自然入喉。
24、爽朗:經歲月的陳化倉儲優(yōu)良的茶湯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齒有清晰感。
25、舌底鳴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點在“鳴”字,接連不斷之意。
26、藥香:百年陳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藥香濃郁通常是對老茶香氣的最高表達。
茶藝茶道的品飲方法
茶類不同,花色不一,其品質特性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的側重點不一樣,由此導致品茶方法上的不同。
1.高級細嫩綠茶的品飲
高級細嫩綠茶,色、香、味、形都別具一格,討人喜愛,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tài),再察看茶汁的浸出、滲透和湯色的變幻,然后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呷上一口,含在口,慢慢在口舌間來回旋動,如此往復品賞。
2.烏龍茶的品飲
烏龍茶的品飲,重在聞香和嘗味,不重品形。在在實踐過程中,又有聞香重于品味的(如臺灣),或品味更重于聞香的(如東南亞一帶),潮汕一帶強調熱品,即灑茶入杯,以拇指和食指按杯沿,中指抵杯底,慢慢由遠及近,使杯沿接唇,杯面迎鼻,先聞其香,爾后將茶湯含在口中回旋,徐徐品飲其味,通常三小口見杯底,再嗅留存于杯中茶香。臺灣采用兵是溫品,更側重于聞香。品飲時先將壺中茶湯趁熱傾入公道杯,爾后分注于聞香杯中,再一一傾入對應的小杯內,而聞香杯內壁留存的茶香,正是人們品烏龍茶的精髓所在。品啜時,先將聞香杯置于雙手手心間,使聞香杯口對準鼻孔,再用雙手慢慢來回搓動聞香杯,使杯中香氣盡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享用。至于啜茶方式,與潮、汕地區(qū)無多大差異。
3.紅茶品飲
紅茶,人稱迷人之茶,這不僅由于色澤紅艷油潤滋味甘甜可口,還因為它品飲紅茶,除清飲水思源外,還喜歡調飲,酸的如檸檬,辛的如肉桂,甜的臺砂糖,潤的如奶酪。
品飲紅茶重在領略它的香氣,滋味和湯色,所以,通常多采用壺泡后再分灑入杯。品飲時,先聞其香,再觀其色,然后嘗味。飲紅茶須在品字上下功夫,緩緩斟飲,細細品味,方可獲得品飲紅茶的真趣。
4.花茶品飲
花茶,融茶之味花之香于一體,茶的滋味為茶湯的本味,花香為茶泌之精神,茶中學教師與花香巧妙地融合,構成茶湯適口、香氣芬芳的特有韻味,故而人稱花茶是詩一般的茶葉。
花茶常用有蓋的白瓷杯或蓋碗沖泡,高級細嫩花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沖泡,高級花茶一經沖泡后,可立時觀賞茶在水中的飄舞、沉浮、展姿,以及茶汁的滲出和茶泡色澤的變幻。當沖泡2~3分鐘后,即可用鼻聞香。茶湯稍涼適口時,喝少許茶湯在口中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結合的方法使茶湯在舌面來回流動,口嘗茶味和余香。
5.細嫩白茶與黃茶品飲
白茶屬輕微發(fā)酵茶,制作時,通常將鮮葉經萎凋后,直接烘干而成,所以,湯色和滋味均較清淡。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通常制作是示經揉捻,因此,茶汁很難浸出。
由于白茶和黃茶,特別是白茶中的白毫銀針,黃茶中的君山銀針,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因此是以觀賞為主的一種茶品。當然悠悠的清雅茶香,淡淡的澄黃茶色,微微的甘醇滋味,也是品賞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品飲前,可先觀茶干,它似銀針落盤,如松針鋪地,再用直筒無花紋的玻璃杯以70℃ 的開水沖泡,觀賞茶芽在杯水中上下浮動,最終個個林立的過程,接著,聞香觀色。通常要在沖泡后10分鐘左右才開始嘗味。這些茶特重觀賞,其品飲的方法帶有一定的特殊性。
茶藝茶道術語相關文章:
1.茶道用語
2.茶藝茶道的核心
3.茶藝茶道的步驟
5.茶道名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