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悟禪的文章3篇
茶道的悟禪的文章3篇
茶道與禪宗并列,是禪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這是從思想領域里給予茶道最高的定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的悟禪的文章,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悟禪的文章1
茶道中悟禪
茶禪一味。禪給人一種茶的享受和味道,而茶之中也包含著無限的禪味。
古往今來,形容茶之禪味的詩歌不勝枚舉。例如日本的紹鷗禪師曾引用過一首詩,詩歌大意是:秋風蕭蕭,黃花謝了,紅葉隱了,一片靜寂,仿佛回到了原野,這晚秋的景色正同茶味相通。無獨有偶,作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也引過一首詩,大意是:只要見到深山雪野里萌生的小草,你就會感到花香鳥語的春天在你眼前大放光彩。白雪皚皚的山間,一輪朗日高照,從雪薄冰融處突然發(fā)現(xiàn)一點小草的生機,發(fā)現(xiàn)一點生命的信息。
一株最先從冬的死寂中掙扎出來的小草的強烈的生命意志,就是動人心魄的禪意。正如枯木遇風作龍吟一樣,禪的定與悟的動兩者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這就是一種真正的生命,這即是禪的生命,是茶的三味。
禪與茶的聯(lián)系從中國古代就已開始。中國古代的茶葉經(jīng)由高麗傳入日本,成為日本的一種文化。而禪成為茶道,最初是在禪宗寺院中作為一種規(guī)則定下來的,即有人到寺院拜訪方丈時,或有施主在寺院訪問時,作為禮節(jié)端茶上來。在“百丈清規(guī)”中,百丈禪師對喝茶的規(guī)則、修煉制定了一系列細密的規(guī)定。
五代時期,稽山有位禪師。在投子和尚門下修行時,他擔任柴頭,負責寺內(nèi)的柴禾供應。一日砍完柴后,投子和尚為了表示贊許,倒給他一杯茶。投子和尚邊斟茶邊說:“森羅萬象,盡在這里。”他以茶論禪,意思是說杯茶包含了森羅萬象,就不是一杯簡單的茶,喝得不好是要倒霉的。這位禪師當仁不讓,投子和尚的話音剛落,他已將茶碗砸摔在地,反問其師:“森羅萬象,到底在哪里?”禪鋒甚是厲害。投子和尚平靜地說了一句:“可惜了這杯茶。”意思是說,把一杯熱騰騰的茶浪費了,這個舉動說明他尚欠火候,還沒有真正到達化境。
珍惜一杯茶,也就是珍惜生命中的禪機。只有“殺人刀”,沒有“活人劍”,只能說明他沒有悟道真正的禪意。
古時還有用茶碗來參禪行道的,即從茶碗、茶壺中參公案,例如“如何在茶碗中翻筋斗”“從茶壺中取出五重塔”等。有些修行者從中悟道,但另一些則不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頑僧在參“在茶碗中翻筋斗”的公案時,真的在地上翻來覆去;在參“從茶壺中取出五重塔”的公案時,就造了一座小塔放在茶壺中去。為此,古代許多禪師主張修行者最好去練習練習茶道,親自觀摩一下茶師正傳的茶道的做法和程序,邊練習邊體會,無意識地按照本來的程序完成一切。這之后便可以輕松地參透“茶碗中翻筋斗”和“從茶壺中取出五重塔”的公案了(即從一杯茶中悟世界)。
總而言之,禪味與茶味是同一種味道,苦苦澀澀的,但它卻能提神、安定精神和消除煩惱。作為茶客,在品茶的過程中參悟禪詩是最好的養(yǎng)生方法,像千利休所說的先要“打水取薪”“煮水沏茶”,然后“供于佛,施于人”,而且室內(nèi)有花,有茶香,方能從中得到禪的意味。在這個過程中,一邊品茶,一邊賞花,對心里放松、血液循環(huán)穩(wěn)定有很好的效果。這是因為,煮茶品茗之中有味覺、視覺、運動覺的充分調(diào)動,在醫(yī)學與心理學上都非常有意義。
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中國茶道被帶入了日本。鑒真和尚將茶的種子和栽培方法一并傳入日本,同時喝茶的方式也一起傳入。用喝茶來養(yǎng)生的方法,在日本稱為“榮西”,是“茶祖”的意思。茶道首先是一種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日本人認為茶有兩大作用:一是解毒,二是延年益壽。
現(xiàn)代的心理學角度研究認為,茶具有從心理上解除疲勞、嗜睡,防止身心疾病的功能;茶是追求禪的意境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禪中所提倡的茶道人際關系稱為“淡淡的、淡淡的品味”,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講究清靜、淡泊的關系。因此,茶道是禪的精神世界的具體體現(xiàn)和展現(xiàn)。
茶道的悟禪的文章2
又說茶道悟人生
如果我們是一撮生命的清茶,那么,命運就是一壺溫水或熾烈的沸水。
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
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
茶葉就釋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陽的熾烈,秋風的醇厚,冬霜的清冽。
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之上,沒有沉浮,茶葉也不會散逸出它的清香。
世間蕓蕓眾生,又何嘗不是茶呢?
那些不經(jīng)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
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平的懸浮著,彌漫不出他們生命和智慧的清香。
那些櫛風沐雨飽經(jīng)滄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襲擊他們,
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他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
于是像沸水一次次沖沏的茶一樣溢出了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
茶葉因為沸水才釋放了它們本身深蘊的清香,
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
人生其實是一張白紙,看每個人自己怎樣書寫。
茶里有味道,茶里有人生
人生就是你自己的選擇,看你選擇用沸水,還是用溫水,選的不同,味道就不同,可能我怕輸,就選擇了溫水,時至今日,內(nèi)心深處,依然怕輸,輸了自尊,輸了自信,輸了陽光,這世上的事情,誰也不怨,就怨自己,你追求了夏陽的熾熱,就要有等待冬霜的凜冽的準備,選了溫水,茶葉就不會溢出它的清香。
在我們的人生中,今天有今天的煩惱,明天也有明天的困惑,也許沒有這些就沒有人生。人生不能不要也不能拒絕坎坷,少年伴隨著成長的苦澀;青年亮麗的青春總是有幾抹灰色;中年雙肩抗起沉重的包袱;老年懷念失去青春朝華的酸楚。人生,難道不是手中那杯清茶嗎?
端起茶杯,輕輕地吹去漂浮的茶葉,看著那釅釅的茶水,看著冉冉升起的縷縷霧氣,仿佛走進了一個仙境,輕茗一口,微微的苦澀滿口,濃濃的清香滿腮,通體的疲倦一掃而光,諸多的煩惱也漸漸地遠逝,神思也漫漫四處飄遠,那種意境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寫照了。其實人生的不同也是如此體現(xiàn)的,不論什么茶,不論那一種飲法和品法,也都能喝出一種味兒,那就是人生的滋味。平淡也好,濃烈也好,人生沒有固定的方圓,千恣百態(tài),各有千秋,多姿多彩。人生是一杯茶,苦也罷,甘也罷,最終也將飲盡人生的杯底。
茶道的悟禪的文章3
茶道悟禪亦人生
今年春節(jié),一位多年不見的初中同學來訪,對于喝茶頗有講究,并說等下次出差回來,要送我一套聽著名字就新鮮的“功夫茶具”。讓不太懂茶道的我對茶藝有了些許了解,同時對什么“煮茶、溫杯、洗茶、泡茶、出湯、” 也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于是,利用假期時間開始留心茶藝相關知識,學習一些茶道基本常識,當然,初期還只能從理論上學習,如有合適的機會,飛揚還會拜師學藝。
百度搜索茶道相關知識,還確實增長見識,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
相傳, 唐末五代時期,閩王為求治國方略,他到福州西湖拜見扣冰禪師。無論他如何好語巧討,扣冰禪師一直沉默不語,只顧喝茶,還不斷的給閩王加茶水。閩王不愛喝茶,漸漸的茶水從杯中溢出,禪師還在繼續(xù)加茶。閩王十分詫異便問:“師傅,杯子已經(jīng)滿了,為什么還要加呢?”禪師依然沉默不語并繼續(xù)加茶。閩王這才似乎有所悟,便把杯中的茶水一口喝干了。
禪師再次把茶滿上后問:“你會喝茶嗎?”
閩王回答“不會”。
禪師就說:“那就先學喝茶吧”。
閩王納悶地回答:“喝茶還要學嗎?”
禪師說:“你的心就像這個杯子,已經(jīng)裝得滿滿當當;如不把茶喝掉,不把杯子倒空;如何裝得下別的東西呢?”如是,閩王恍然大悟,終于明白了此中真正的禪意。 可不是嗎?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裝水;只有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只有空谷才可以傳聲……有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一種度量和胸懷;空,是有的最初因緣。因此,佛經(jīng)里常有“一空萬有”,“真空妙有”之說。可見,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只想到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心中雜念。想不到茶道也符合佛道儒的“內(nèi)省修行”思想。所以,從今天起,飛揚將開始學習一些與茶道相關的知識,也算是另一種生活的充實吧。
以后休閑時候,飛揚會邀三五好友煮茶、品茶、論茶,心中天地如壺,眼里壺象天地。閑情不可多,豪情不可少,淡然而堅定。將會刻意躲開都市的喧囂,優(yōu)雅的享受“無案牘之勞形”閑散生活。讓茶海變成書海的延伸,讓茶具成為好友相聚的亮點。
有人說,人生如茶,的確,茶道悟禪亦人生。人生如能空杯以對,如此,何愁沒有喝不完的好茶,沒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
茶道的悟禪的文章3篇相關文章:
2.茶道悟禪的文章
4.關于茶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