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yǎng)小野雞相關的方法(2)
野雞飼養(yǎng)管理要點
一、飼養(yǎng)準備
野雞育成期前的飼養(yǎng)準備工作和育雛期前的準備工作基本相同。野雞育成舍的溫度沒有育雛舍的要求高。育成雞舍的雞籠調整、維修與育雛舍也有一定的差異,育成雞舍應該調整飲水器具和喂料器具的高度和數量。
養(yǎng)殖創(chuàng)業(yè):野野雞養(yǎng)殖創(chuàng)業(yè)效益、風險管控分析(養(yǎng)殖一點通創(chuàng)業(yè)系列)
二、轉群
野雞由雛雞舍轉到中雞舍或大雞舍稱為轉群。轉群前應將雞舍徹底消毒。轉群時應做好下列工作:
1、轉群前、后各1周應在飼料中添加速溶多維、維生素C和活力健等抗應激藥物和添加劑。
2、轉群前后應斷喙、接種疫苗。
3、應在開產前1~2周轉群。種公雞應提前2周轉入種公雞籠或種雞舍內,以便公、母合群后種公雞能保持優(yōu)勢地位。轉群的同時稱重分群,以便根據體重發(fā)育情況決定飼養(yǎng)管理方案。轉群應在夜間進行,轉出雞舍應將燈光調暗或者關燈,轉入雞舍則應整夜開燈,以防止雞轉入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不適應而造成擠堆死亡。
4、轉群前3小時斷料,2小時斷水。轉群時用轉群籠和轉群車,輕拿輕放,防止損傷雞。如果用機動車轉群避免開燈和打喇叭,打開相鄰舍的燈,轉入雞舍內應添料添水,轉群后1~3天勤觀察雞,保證每只雞都能吃上飼料和飲到水。
5、轉群后要及時清理和消毒育雛舍,空置育雛舍2 周,隔斷微生物的垂直傳播,以利于下次接雛。
三、日常管理
程序和方法是:
1、早晨,飼養(yǎng)人員經洗澡消毒后更換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方可進入雞舍。首先開燈和調整工作風機,然后在30分內加料,加料的同時觀察雞群。加料完畢洗滌水槽,加足清水。清晨觀察雞群首先要觀察采食和飲水行為。首次加料后雞爭先恐后吃料,食欲旺盛,在料槽處成一排吃料,說明雞群健康。那些吃幾口料站立或不吃料站立、臥伏在籠內的雞,肯定是病雞,應及時挑出。其次要看糞便的顏色和形態(tài)。糞便成形,顏色正常,屬健康雞;如果糞便稀,顏色綠、黃,說明雞有病,應請獸醫(yī)進一步診斷。再次觀察雞眼是否流淚,頭部有無鼓脹或囊腫,有無伸頸張口或神經癥狀,反應是否靈敏。
2、定期清掃糞便,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每次清糞結束應清掃和消毒地面。
3、中午上班后要檢查雞群吃料和飲水狀況,檢查采食量和飲水量與往常相比有無異常。吃完料的地方及時補料。料多的地方向料少的地方勻料;如果飼料全部采食干凈,停料20~30分加下一次料,加料的同時向水槽中加水。檢查和修理雞籠、水槽和料槽。
4、夜間觀察雞群。晚上關燈20~30分后進入雞舍,仔細聽雞群呼吸聲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異常聲音,說明有病雞。挑出病雞診斷觀察,確定是傳染病還是普通病。個別雞發(fā)病,如果是傳染病,立即確診和治療。
四、控制飼養(yǎng),適時換料
根據日齡選擇相適應的飼料。
野雞:借野雞生蛋巧賺錢,年產值千余萬
五、科學地配合飼料
適時更換飼料 根據野雞育成期的生理特點和營養(yǎng)特點,選擇適宜的飼料原料,科學調制飼料,依據生長狀況適時更換飼料。野雞育成期的飼料中可以適當添加優(yōu)質牧草干草粉、紅薯葉粉、槐葉粉、花生秧粉等干草粉及大米糠,也可以添喂青菜或青草。每次更換飼料時逐步更換,防止突然換料引起啄癖和厭食。具體做法是:第1~2天,老料2/3 加新料1/3混合飼喂;第3~4天,老料1/2 加新料1/2混合飼喂;第5~6天,老料1/3 加新料2/3混合飼喂。最后全部更換成新料。飼料更換結束后要觀察雞群的食欲、采食量、飲水量、羽毛形態(tài)、精神狀態(tài)和糞便有無異常。如果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六、充足飲水
水在養(yǎng)雞生產中是最廉價的一種物質,缺水會嚴重影響野雞的采食量和生長。自動飲水系統(tǒng)的廣泛應用,使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但由于自動飲水系統(tǒng)或供水系統(tǒng)障或堵塞,導致缺水、斷水,可能會給養(yǎng)雞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失。飼養(yǎng)人員應經常觀察每個杯式飲水器內是否有水;用手點乳頭飲水器觀察是否出水;觀察水槽每個位置是否有水或雞是能喝上水;觀察水箱內水位是否達到要求。平養(yǎng)野雞要定期添加水。
野雞養(yǎng)殖:野野雞養(yǎng)殖年入30多萬,打工仔成就致富夢想
七、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影響野雞正常生長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溫度、相對濕度、空氣質量、通風、光照、舍內粉塵、飼養(yǎng)密度、飼料營養(yǎng)、微生物、飲水、噪聲等因素。
1、溫度
育成前期溫度不宜低于18℃。隨著日齡增長,野雞對低溫的適應性和耐受力增強。
2、相對濕度
野雞育成期對濕度的適應性比較強,一般相對濕度在60 %比較適宜。冬季保溫通風量減少,夏季濕簾降溫和噴霧降溫會導致舍內相對濕度超過90 %。高溫高濕、低溫低濕對雞體都不利,使雞抗逆性減弱,免疫能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病或大腸桿菌病。
3、空氣質量
排出舍內有害氣體和粉塵,供給舍內新鮮空氣,使舍內有充足的氧氣,氨氣濃度下降到20毫克/千克以下,硫化氫氣體含量下降到6.6毫克/千克以下。通風換氣可以減少舍內空氣中懸浮的粉塵,降低舍內微生物含量,有利于雞群健康。實踐證明,通風良好,舍內空氣新鮮的雞群發(fā)生大腸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的概率下降;雞冠鮮紅,雞群精神狀態(tài)好。
4、微生物
加強通風,排出舍內粉塵,減少舍內微生物。定期噴霧消毒,殺滅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生物和舍內籠、墻壁、地面上的微生物。
5、噪聲
保持環(huán)境安靜,穩(wěn)定,降低噪聲污染;保持舍內安靜穩(wěn)定,防止外來人員及動物進入雞舍;防止響炮,喇叭聲等噪聲對雞舍的污染,避免驚群引起的死亡和生長障礙,免疫機能下降。
野雞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方法
1.嚴格保溫 溫度是野雞育雛的重要條件,必須控制好適宜、恒定的溫度。如溫度忽高忽低,變化太大,野雞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響生長發(fā)育,嚴重時可引起死亡。育雛溫度隨著雛野雞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脫溫時間應視育雛季節(jié)、天氣變化、給溫方法、雛野雞體況,靈活掌握,可采取20日齡以后白天脫溫,晚上供溫的方式,使育雛效果達到最佳。
2.濕度 育雛的環(huán)境濕度也很重要,適宜的育雛濕度見表2—7。 育雛濕度過大,雛野雞水分蒸發(fā)散熱困難,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蟲、霍亂等病;濕度過低,雛雉體內水分蒸發(fā)過快,會使剛出殼的雛野雞腹內卵黃吸收不良,羽毛生長受阻,毛發(fā)焦干,出現(xiàn)啄毛、啄肛現(xiàn)象。
3.密度 育雛野雞密度大小直接影響雛野雞的生長發(fā)育。密度大,雛野雞生長速度減緩,易發(fā)生啄癖。因此,應按時調整雛野雞的密度。1周齡每平方米飼養(yǎng)50只雛野雞,2周齡每平方米40只,從3周齡起每平方米面積的飼養(yǎng)密度每周減少5只,到7周齡時為15只。
4.光照 雛野雞的光照基本與家雞光照制度一樣,但是野雞膽小,敏感易驚嚇,在控制光照開關應采用漸暗、漸明式開關調控器,避免引起對雛野雞的驚嚇刺激造成意外損失。
5.及時斷喙 野雞易發(fā)生相互啄斗,到2周齡時,就有啄癖發(fā)生,應對其進行斷喙。在14—16日齡時進行第一次斷喙,7—8周齡進行第二次斷喙,由于野雞喙部生長很快,應根據生產情況,及時安排斷喙。斷喙前2天要作好準備工作,為防止野雞應激,應在飲水中加入多維、電解質、維生素K3,連用3天,同時料槽中飼料應加滿。
6.初飲 雛野雞從出雛器出來后24—36小時,應進行第一次飲水,給予雛野雞35℃溫開水,為防白痢、大腸桿菌病,在水中加入0.01%氟哌酸或環(huán)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預防效果,同時還可在水中加入多維電解質或葡萄糖。
7.開食 在雛野雞進行初飲后2—3小時,將飼料用水調制到干濕適中,均勻撒在開食盤中或墊紙上,誘使雛野雞采食。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時內采食完,少給勤添,防止飼料腐敗。1周后飼料中拌1%—2%砂礫,以助消化 野雞育成期的飼養(yǎng)管理
野雞的疾病防治方法
新城疫
雉雞和家雞一樣,對新城疫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不免疫或免疫程序不科學的雞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極高。雉雞新城疫病在不少情況下是由雞傳染的,尤其是家禽和珍禽混養(yǎng)的情況下更為突出。
1.癥狀與病變病雉雞表現(xiàn)體溫升高,精神委頓、呆立、羽毛松亂、減食或廢食,嚴重病例伸頸張口呼吸,并伴有咳嗽;下痢、排黃白色或黃綠色糞便,有明顯的脫水癥狀。病程稍長者出現(xiàn)側身倒地、歪頸等共濟失調的神經癥狀。剖檢見喉頭及氣管充血、出血;腺胃黏膜水腫和乳頭出血,盲腸扁桃體及腸道出血性炎癥;硬腦膜下呈樹枝狀充血和出血。
2.防治該病除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綜合性防疫措施外,免疫接種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手段。建議免疫程序:15日齡和30日齡分別用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免疫(按疫苗羽份使用);50日齡用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肌注(按疫苗羽份使用)。有條件的禽場,應做免疫監(jiān)測,及時了解群體免疫水平,按計劃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傳染性腦脊髓炎
該病是由禽腦脊髓炎病毒引起雛雉雞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以共濟失調和頭頸震顫為主要特征,有較強的傳染性,可通過蛋垂直傳播而發(fā)病。該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雛雉雞的發(fā)病多由于種雉雞感染后,種蛋內帶毒而導致雛雉雞出殼后表現(xiàn)典型的臨床癥狀。
1.癥狀與病變該病常發(fā)生于3周齡內的雛雉雞,尤以10~15天齡的雛雉雞發(fā)病率最高。隨著日齡的增大,其易感性會逐漸下降。病初表現(xiàn)精神不振,嗜睡,隨后出現(xiàn)漸進性運動失調,兩腿不能自主,走動時東倒西歪,不能站立,常以足關節(jié)著地,嚴重時呈犬坐式姿勢。隨著病程發(fā)展,常出現(xiàn)頭頸震顫,尤以受驚或喂料后更為明顯。多數病雞仍有食欲,但由于不能站立,飲食困難而常被其他雞只踏死。唯一肉眼病變可見肌胃肌層有細小的灰白區(qū),但要細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其余器官無異常。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病毒性腦炎病變和神經原變性,膠質細胞增生和血管套,肌胃組織內見淋巴細胞浸潤。
2.防治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般先將發(fā)病雞群撲殺作無害化處理,場地及孵化室內外環(huán)境進行徹底消毒。由于該病常可經蛋傳遞,種雞場只要曾發(fā)生過該病或附近雞場發(fā)生過該病,都應對種雞進行免疫接種,保護雛雉雞。建議免疫程序:后備種雞在10~12周齡滴眼接種雞傳染性腦脊髓炎弱毒疫苗;開產前一個月肌注雞傳染性腦脊髓炎油乳劑滅活疫苗,能有效預防該病。
大腸桿菌病
該病是由多種血清型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各種齡期的雉雞都具易感性,尤以2~4周齡的雛雉雞易感性最高,常引起敗血癥死亡。此外,飼養(yǎng)管理不良、衛(wèi)生條件差、氣候驟變、營養(yǎng)不良和疾病等因素的應激均可誘發(fā)該病。
1.癥狀與病變 病雉雞精神不振,羽毛松亂,怕冷,擠堆;食欲減少或廢食,拉黃白色或綠色稀糞,惡臭。常見肉眼病變?yōu)槔w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氣囊炎。
2.防治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持室內通風,堅持嚴格的衛(wèi)生消毒制度。對常發(fā)生該病的雉雞場,可選取本場流行的血清型菌株制備滅活菌苗進行接種,能收到良好效果。對患病的雉雞,多種抗菌藥有治療作用。但是要注意大腸桿菌極易產生耐藥性,為保證療效,常通過藥敏試驗,選用高敏藥物治療,效果更好。
巴氏桿菌病
該病又稱禽霍亂,是由禽巴氏桿菌引起家禽、珍禽以及野鳥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該病主要侵害成年雉雞,呈現(xiàn)急性敗血癥經過,常引起較大的經濟損失。
1.癥狀與病變發(fā)病初期,病雉雞常無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大多數病例表現(xiàn)精神沉郁、廢食,離群獨處;下痢,排白色或綠色稀糞,病程短,常于1~2天內死亡。剖檢病變見皮下、漿膜和腹部脂肪有出血點;卡他性出血性腸炎,尤以十二指腸更為嚴重;肝瘀血腫大,表面散布針頭大小的灰白色壞死點。
2.防治 磺胺類藥物及多種抗生素對該病有良好療效。對經常發(fā)生該病的雉雞場,在藥物預防效果不夠理想的情況下,可考慮接種菌苗,免疫效果理想。
曲霉菌病
該病又稱霉菌性肺炎,是由致病性煙曲霉菌引起雉雞常見的霉菌病。常引起幼齡雉雞的急性暴發(fā),成年雉雞多呈散發(fā)性經過。
1.癥狀與病變病雉雞表現(xiàn)精神不振,減食或不食,呆立,兩翅下垂,繼而出現(xiàn)喘氣和呼吸困難,伸頸張口呼吸。后期嚴重下痢,消瘦。部分病雉雞還表現(xiàn)霉菌性眼炎,常見一側的瞬膜下形成黃色干酪樣物而導致眼瞼凸出。眼觀病變見肺臟表面有米粒至綠豆大的黃白色小結節(jié);胸腹部氣囊偶見有綠色的絨毛狀霉菌團塊,嚴重病例還擴張到肝、腸漿膜及體腔壁上出現(xiàn)毒菌結節(jié)。
2.防治 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是嚴禁使用發(fā)霉飼料和發(fā)霉墊料。加強禽舍的通風,減少室內空氣中霉菌孢子的數量。大群治療:每千克飼料加入50萬~100萬單位制霉菌素,連用7~10天;同時喂0.05%硫酸銅溶液(每天上午喂,下午喂清水),連用5天。
傳染性鼻炎
該病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多種家禽及珍禽都能感染。而近年來,雉雞的感染率也隨著飼養(yǎng)量的增多而升高,尤以開產前的后備種雞及產蛋高峰期的種雞最常發(fā)生。雖然死亡率不高,但嚴重影響產蛋率及繁殖力,淘汰率極高,且發(fā)生后不易在短期內清除,給正常生產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1.癥狀與病變病初流鼻液,隨著病程發(fā)展,表現(xiàn)精神委頓、減食、呆立;眼結膜炎,眼瞼腫脹,多為單側性,偶有雙側性,分泌物增多。病程后期嚴重消瘦,精神極度沉郁而衰竭死亡。肉眼病變見鼻竇和腔下竇黏膜腫脹,內充滿濃稠分泌物或干酪樣物;肺有炎癥,氣囊、腹腔及輸卵管內有大小不等、凝固程度不同的干酪樣物。
2.防治多種磺胺類和抗菌藥物對該病有良好療效。在治療的同時,應加強消毒和清潔衛(wèi)生工作,每天帶雞消毒一次,以凈化飼養(yǎng)環(huán)境。對已有該病史的種雉雞場,在種群開產前最少接種傳染性鼻炎多價油乳劑滅活菌苗1~2次。此外,要注意不要同場飼養(yǎng)雞等家禽,避免交叉?zhèn)魅驹摬 ?/p>
組織滴蟲病
該病是由火雞組織滴蟲引起雉雞的一種急性原蟲病。自然感染情況下,主要發(fā)生于火雞,雉雞也可感染。由于種雉雞多在地面環(huán)境飼養(yǎng),極易發(fā)生該病。
1.癥狀與病變 病雉雞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廢食,羽毛松亂,身體蜷縮,翅膀下垂,嗜眠;下痢,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稀糞,嚴重時糞便帶血。眼觀病變見盲腸腫大,形似臘腸樣,內腔形成干酪樣栓子;肝臟腫大,表面出現(xiàn)黃色或黃綠色的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病灶。
2.防治 加強雞舍清潔衛(wèi)生,及時清除雞糞;幼齡雉雞與成年雉雞分開飼養(yǎng),防止帶蟲雞傳給幼雉雞。由于異刺線蟲卵能攜帶組織滴蟲,因此應給成年雉雞群,尤其是種雉雞群定期驅除異刺線蟲,對預防該病有重要意義。多種藥物對該病有良好療效。
猜你感興趣:
4.野雞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