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yǎng)湖羊技術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國一級保護地方畜禽品種。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湖羊的養(yǎng)殖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湖羊的養(yǎng)殖技術
湖羊體格中等,公、母均無角,頭狹長,鼻梁隆起,多數(shù)耳大下垂,頸細長,體軀狹長,背腰平直,腹微下垂,尾扁圓,尾尖上翹,四肢偏細而高。被毛全白,腹毛粗、稀而短,體質結實。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國一級保護地方畜禽品種。為稀有白色羔皮羊品種,具有早熟、四季發(fā)情、多胎多羔、繁殖力強、泌乳性能好、生長發(fā)育快、有理想產肉性能、肉質好、耐高溫高濕等優(yōu)良性狀,分布于我國太湖地區(qū),終年舍飼中國羔皮用綿羊品種。產后1~2日宰剝的小湖羊皮花紋美觀,著稱于世。
湖羊的生活習性
適于舍飼:湖羊的祖先原為放牧的蒙古羊,遷移到江浙一帶圈養(yǎng)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湖羊的這一特性有利于工廠化生產肥羔。
叫聲求食:湖羊的長期舍飼形成了“草來張口,無草則叫”的習性。在無外界因子干擾下,聽到全群羊發(fā)出“咩咩”的叫聲,大多因饑餓引起,應及時喂草。
喜食夜草:夜間安靜、干擾少,食草量大(約占日需草量的2/3)。長期養(yǎng)湖羊的農民總結出“白天缺草羊要叫、晚上缺草不長膘”的經(jīng)驗。
母性較強:產羔母羊不僅喜愛親生小羊,而且喜歡非親生之羔羊,尤其是喪子后的母羊神態(tài)不安,如遇其他羊分娩時,站立一旁靜觀,待小羔落地就會上前嗅聞并添干身上粘液,讓羔吮乳。這種特性有利于需羔羊寄養(yǎng)時尋找“保姆”。
湖羊喜歡安靜,尤其是妊娠或哺乳母羊,如遇突然噪音則易引起流產和影響健康。
喜歡干燥清潔的生活環(huán)境。怕濕、怕蚊蠅,故羊舍應清潔、干燥,衛(wèi)生,防止蚊蠅侵擾。
湖羊怕光,尤其是怕強烈的陽光。因此,飼養(yǎng)湖羊應具有較暗的生活環(huán)境。
湖羊的牧分類
畜牧學分類上為羔皮、肉食兼用的粗毛羊。湖羊在太湖平原的育成和飼養(yǎng)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由于受到太平湖的自然條件和人為選擇的影響,逐漸育成獨特的一個稀有品種,產區(qū)在浙江、江蘇間的太湖流域,所以稱為“湖羊”。 品種形成于10世紀初,由蒙古羊選育而成。具短脂尾型特征,公、母羊均無角,體軀長,四肢高,毛色潔白,脂尾扁圓形,不超過飛節(jié)。終年繁殖。小母羊4~5月齡性成熟,可兩年產3胎或一年產2胎,每胎產羔2~3只。泌乳量多,羔羊生長迅速。成年羊每年春、秋剪毛兩次?!『蛟谔皆?jīng)過長期馴養(yǎng),適應性強、生長快、成熟早、繁殖率高。三中全會以來,農民飼養(yǎng)湖羊的積極性很高,湖羊存欄數(shù)大增,通過選種、人工受精和科學管理,湖羊的體質和羔皮的品質都有很大的提高。小湖羊皮是我國傳統(tǒng)出口特產之一,它與其它綿羊羔皮不同,初生的羊羔毛色潔白、光澤很強、有天然波浪花紋、皮板輕軟,是世界上稀有的一種白色羔皮,硝制后可感染成各種顏色,制成婦女的各式翻毛大衣、披肩、帽子、圍巾等,深受國外消費者歡迎。小湖羊皮暢銷歐洲、北美洲、日本、澳大利亞和港澳等地。
湖羊的增產技術
應用優(yōu)良種羊,強化種公羊管理。引進體型大,生長發(fā)育快的良種公羊,經(jīng)常串換種公羊,以避免近親繁殖。
調整湖羊產羔季節(jié),縮短飼養(yǎng)周期,圍繞肥羊生產,可推行2種繁殖制度:一是在4月下旬至5月初配種,9月底10月初產羔;二是10月至11月配種,翌年3月至4月產羔,入冬后體重可達37-40kg開始銷售。使飼養(yǎng)期縮短了2-3個月。實行一母哺雙羔,增加留羔和肥羔數(shù)量。
湖羊性成熟早,3-4月齡羔羊就有性行為表現(xiàn),5-6月齡達性成熟,初配年齡為8-10月齡;母羊發(fā)情周期為16-18天,配種適期為發(fā)情后12-24小時,如采用二次配種,則母羊發(fā)情后6-8小時配種1次,間隔8-10小時后再配1次;懷孕期平均為150天,湖羊四季均可配種繁殖,實行2年3胎的湖羊配種、產羔安排為:第1胎4-5月配種、9-10月產羔,留種或作肥羔;第2胎2-3月配種、7-8月產羔,全部屠宰剝取羔皮;第3胎9-10月配種翌年2-3月產羔,生產肥羔、年底出售。
飼養(yǎng)方式
舍飼是湖羊的基本飼養(yǎng)方式,羊舍應選擇坐北朝南,偏東10-15度,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一般種公羊每只占地1.5-2.0平方米,妊娠或哺乳母羊每只為1.2-1.6平方米,后備公、母羊每只0.5-0.6平方米。湖羊飼養(yǎng)區(qū)潮濕多雨,夏季炎熱,因此要做好防暑防潮,實行公、母、羔羊分欄飼養(yǎng),防止早配、濫配,應分群、分欄飼養(yǎng),湖羊喜干燥、厭潮濕,俗話說:“羊腳濕一天,白養(yǎng)三天”。推廣離地平養(yǎng)、用毛竹編制墊床或漏空水泥板。
飼養(yǎng)技術
湖羊飼料以草料為主,合理搭配精粗料,青干草、枯桑葉、野草、種植牧草(黑麥草、白三葉、美洲狼尾草等)、稻草、玉米稈等都是湖羊好飼料,對種公羊、懷孕、哺乳、羔羊等都要適當喂給精粗料,每天100-250g不等。羊只是否吃飽,可聽羊叫聲,安靜不叫則為吃飽者。喂料要定時定量,飼喂時間按喂餐數(shù)而定,喂2次可按排上午8-9時和下午6-7時。湖羊有夜食性,傍晚這次草必須放足,以滿足其需要。飼料要進行合理調制,不喂帶霜、雨草,泥沙要洗凈,攤晾干后再喂,甘薯藤、玉米稈、稻草等需切成6-8厘米以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且甘薯藤不能長期多喂,與其他料輪喂或混喂。推廣秸稈氨化養(yǎng)羊,提高其營養(yǎng)價值,精粗料以稻谷糠、麩皮、菜粕等為主,飲水清潔,供應充足。食鹽能增進食欲,有利消化,一般每天每只應喂鹽10-15g,可拌入混合料或飲水中喂給。
飼養(yǎng)管理
湖羊飼養(yǎng)管理有口訣如下:要使湖羊養(yǎng)得好,精心飼管很重要。湖羊懦弱膽子小,切莫驚嚇受干擾,羊棚要選安靜處,朝南通風保干燥。湖羊愛吃百樣草,不喂露水帶霜草,爛泥沙土要洗掉,新鮮清潔要記牢,白天喂草一二次,晚上一餐要喂飽,白天缺草羊要叫,晚間缺草不長膘,飲水常換保清潔。適量補喂添加劑,種草養(yǎng)羊計劃好,越冬飼料儲備早,秸稈氨化加青貯,飼料多樣營養(yǎng)好。體弱哺乳種公羊,適當補喂精飼料,出售菜羊早安排,后期育肥要抓牢。懷孕母羊分開養(yǎng),防止流胎保產羔。公母幼羊分欄養(yǎng),避免早配產劣羔。近親繁殖危害大,不忘串換種公羊。提倡一母帶雙羔,春配秋產多留羔,秋配春產冬出欄,選種出售安排好。勤墊欄草勤打掃,離地平養(yǎng)辦法巧,環(huán)境清潔疾病少,夏季防暑避蚊蠅,冬季保暖防寒潮。春秋二季抓防疫,二次驅蟲定期搞。每年春秋剪羊毛,結合修蹄莫忘掉。飼養(yǎng)管理搞得好,羊群健壯又長膘。
湖羊的疾病防治
肝片吸蟲
肝片形吸蟲病的病原體是吸血綱的片形科吸蟲,叫做肝片形吸蟲和大片形吸蟲兩種,在湖州、嘉興一帶大多為肝片形吸蟲。形狀如樹葉狀,寄生于羊的肝臟、膽管中,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膽管炎,并伴發(fā)全身性中毒現(xiàn)象和營養(yǎng)障礙。
(1)臨床癥狀
肝片吸蟲病急性多發(fā)生在夏季和秋季,慢性可能發(fā)生于任何季節(jié),但以冬季和初春最為嚴重。
急性肝片吸蟲病發(fā)展迅速,可能使家畜突然倒斃,病羊精神沉郁,體溫時常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瀉現(xiàn)象,而后迅速貧血、紅血球減少、血色素顯著下降、粘膜蒼白,有的病羊在一至五天內死亡。
慢性肝片吸蟲病病程長而慢,幾個月后貧血加重,粘膜蒼白,食欲下降,眼臉、下顎、胸下及腹下有水腫,以后顯著消瘦、消化機能障礙、卡他性腸炎,被毛粗亂、無光澤、變脆、干枯易斷、易脫落。后期水腫加重不能自立,并形成胸水腹水,有的病羊逐漸消瘦變成惡病質而死亡,孕畜發(fā)生流產或產出死胎或者生產出嚴重體弱的羔羊。
(2)診斷
根據(jù)臨床癥狀、糞便檢查、病理剖檢,以及流行病學的分析,進行綜合診斷。
(3)病理剖檢
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肝臟。急性型可見急性肝炎、肝腫大、出血等病灶,其中有長達2-5毫米的暗紅色索狀物,質軟,擠壓切面時,有粘稠污黃色液體流出,其中雜有尚未成熟的幼齡蟲體。腹腔內有血色的液體和有腹膜炎病變。
慢性病例:主要呈現(xiàn)慢性增生性肝炎。肝實質萎縮、褪色、變硬、邊緣純園,小葉間結締組織增生,膽管肥厚,內壁粗糙而堅實,內含大量血性粘液和蟲體以及黑褐色成粒狀或塊狀的磷酸鹽結石。
(4)防治
①硫雙二氯酚、羊80-100毫克/千克一次口服。
?、诳谷涿?,羊20毫克/千克,口服對成蟲有良效,但對童蟲效果較差。
?、巯趼确?拜耳9015)羊4-6毫克/千克一次口服。
?、芫C合預防措施:驅蟲,糞便無害化處理,飼草和飲水要注意清潔衛(wèi)生。
腐蹄慢病
(1)癥狀
是湖羊多見的慢性病,因長期舍飼浸漬,使蹄部局部組織發(fā)病、壞死、化膿,嚴重時病變向深部組織擴散,不能行走,常呈跪地采食。
(2)治療方法
?、偾逑床√愫笥?%高錳酸鉀、3%來蘇爾或雙氧水沖洗,然后撒布消炎粉。也可清洗病蹄后,用碘酒棉花填入腐蹄中,隔2天換一次,有治療效果。
②綜合措施。勤換墊草或離地平養(yǎng),可保羊蹄干燥。做到春秋二季修蹄,一旦發(fā)現(xiàn)病情及時治療。
羊黑快疫
病原體為腐敗梭菌,主要侵襲一歲湖羊,時常侵襲營養(yǎng)良好的羊只。注射“羊黑快疫、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癥、羊卒死”四聯(lián)苗預防,發(fā)病后治療效果較差。
(1)臨床癥狀:體溫升高,食欲廢絕,離群靜臥,磨牙,呼吸困難,天然孔有紅色滲出物,頭、喉、舌等部粘膜腫脹,呈紅藍色,口腔流出帶血泡沫,有時發(fā)生血色下痢,常有不安、興奮、突躍式的運動及其他神經(jīng)癥狀。
(2)病理剖檢:皮下結締組織出血性水腫,真胃與十二指腸粘膜下水腫、出血,并有大小隆起的紅色或藍色的出血斑,并以幽門部為多。體表可視粘膜發(fā)紺、紅腫,口有血色泡沫,腹部鼓氣。肝臟腫大,色淺如已燙過的樣子,脾不腫大。腎臟實質變性,有時有出血點。心包腔有淡漿液,胸腹腔有紅色液體,心肌色變淡黃色或灰色似煮過的樣子。
(3)治療:迅速發(fā)病者不及治療。稍慢經(jīng)過時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治療。
(4)預防:每年春秋兩季各注射四聯(lián)苗1次(羊炭疽、羊快疫、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癥)。還必須實行綜合性的獸醫(yī)衛(wèi)生措施。
羊虱
用1%的敵百蟲或殺滅菊脂在羊的背部條狀涂擦,隔三天再涂一次,但每次都不能涂滿全身。
五號病
注射“五號病”疫苗預防,一旦發(fā)病后,病畜及同群畜全部撲殺處理。
看了“飼養(yǎng)湖羊技術”的人還看了: